天呐小说网 > 太平令月 > 第三十四章 国师是个神人

第三十四章 国师是个神人


  崔湜听后笑着点了点头,道:“不错,薛师平日里除了入宫侍驾,便在白马寺中修行,很少参与此类事务。”

  陈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时,崔湜忽然说道:“贤弟还记得愚兄曾说薛师有三件奇功?”

  他这话一出,陈阳立马就想起了当日崔湜讲了薛怀义造经书劝进和率军击退突厥两件奇事,而第三件却故意卖了个关子迟迟不说。他有些郁闷地说道:

  “澄澜兄只说待时机一到自然便知,不知这时机何时能到啊?”

  崔湜笑道:“贤弟莫怪,这时机就是现在。”

  “现在?”陈阳有些疑惑。

  “这第三件奇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哈哈哈哈哈。”

  陈阳听后颇有不解,近在眼前?他环顾了周围,寻找那所谓的奇事。可是人山人海,哪有什么奇怪的事物。唯一让他颇感奇异的便是明堂殿外的那一排正在冒着热气的大鼎。没想到这象征着至上权力的九鼎居然还真的拿来烹煮东西。不过话说回来鼎原本就是拿来煮食物的。这九鼎的地位虽然非同寻常,竟返璞归真、派上了它真正的用途,崇高威严却不失质朴。陈阳不禁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条新闻,说是北京某大饭店摆出了全套满汉全席供人参观,在外头摆放了三天之后全部倒进了垃圾桶。极尽奢华却又满目浮夸。生活在现代的人整天打着传承古代文化遗产的旗号,而古人真正的精粹却在这种所谓的传承中遗失了。

  忽然,如同灵光一闪,他瞬间明白了崔湜所说的那“近在眼前”的是什么东西了。如果真是这样,这对于武则天和大周王朝来说确实是比劝进和战功更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项成就了。他指着眼前富丽堂皇的明堂大殿,对崔湜说道:

  “你指的莫非就是万象神宫?”

  崔湜笑着点了点头,道:

  “没错,万象神宫和通天浮屠,皆为薛师所督造。那是垂拱四年的二月,神皇(武则天称帝之前加尊号‘圣母神皇’)令薛师为督作,监造明堂。当时征召了数万人云集神都,拖拽一根巨木就需要同时动用上千人。拖拽时,千人齐喝,盛况空前。想来当初太宗与天皇(唐高宗李治自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并称二圣)也曾谋划建造明堂,最后都被搁置。而薛师大兴土木,仅仅八月便已建成。神皇临幸明堂,龙心大悦,因其气象万千而赐名万象神宫。明堂建成之后,薛师又受命在其北侧建造天堂用以礼佛。于是用时一年便建成了这六十六丈高的通天浮屠。”

  陈阳再一次为薛怀义深深地折服。明堂对于古代的中华帝国来说,其意义不亚于九鼎,是帝王得天命、宣扬君权神授的象征。而对于一心要颠覆大唐、成为第一位女皇帝的武则天来说,她对明堂的执念之深不言自明。建造明堂可谓是武则天攀登权力顶峰路上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太宗、高宗两代帝王都没能完成的事儿,薛怀义身领重任,仅仅数月就大功告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薛怀义绝对能够称得上是女皇的股肱之臣,他对女皇作出的贡献绝对不亚于那位有名的宰相狄仁杰。或许,武则天对他那么宠爱,也是因为怀义对他来说是非同一般的地位,绝不仅仅是一个面首那么简单。叹服之余,陈阳心里开始犯起了嘀咕,这个薛怀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呐?既是武皇身边的男宠,又是朝廷的栋梁;平日里权势通天,却又一幅远离世俗的架势。看来真如崔湜说的那样,岂止不是个一般的人物,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突然,陈阳又想起了另一个人。他小心地向崔湜轻声询问道:“哪一位是来俊臣?”

  崔湜楞了一下,微微有些迟疑。但是片刻之后便恢复常态,悄悄指着前面队伍中的一个人。陈阳朝他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那个人非常高大魁梧、虎背熊腰。他身躯如此的宽大使得身前的另一个人显得又矮又瘦,活像一个侏儒。没想到来俊臣这么魁梧,让陈阳颇感意外。他不由得轻声感叹道:

  “素问恶名,原以为是个小人,远远观之竟然是这般勇武。”

  崔湜听后一怔,想哈哈大笑,又因场合不便,只好强忍住。他小声说道:“贤弟说的是司邢评事卫遂忠,他不过是来俊臣的走狗。来俊臣是他身前的那位!”

  那个侏儒!

  陈阳大跌眼镜,我靠,还真他娘的是个小人啊!真难想象那个在朝中屡次掀起血雨腥风、使得冤魂塞道、人人自危的大魔头,居然是个身长不到五尺的矮子。陈阳久久地望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个小个子居然能坐拥这么大的威名,如果不是因坏事干得太多以致臭名昭著,恐怕也是个非常励志的典型。

  忽然,一阵气势磅礴的鼓声传来,人群纷纷肃然直立着,再不敢交头接耳。陈阳心里非常的激动,从其他人的反应来看就已经感觉到了一阵威严的王气正在由远及近。果然,他看到远处彩旗飘飘,一支庞大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地走来。走在最前面的六排持着刀盾的千牛卫。他们分为两列,缓缓走来。两排卫兵手持十二面龙旗紧随其后,一面面紫金龙旗在阳光下格外的绚烂,仿佛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十二排千牛卫骑着高头大马分两列跟在龙旗仪仗队的后面。这些卫兵仪仗严整,他们或挎刀持盾,或背负弓弩,缓缓地引导着仪仗从右侧来到神宫的南立面。到了基台下面,卫兵们在领头的千牛卫大将军指挥下纷纷下马,迅速地在通道两侧列队。跟在千牛卫队伍后面的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鼓吹乐队。这些乐手都来自于太常寺,两名鼓吹令在乐队前面的两辆大车上指挥着演奏。这支鼓吹乐队有上百人组成,乐器主要以各种鼓为主,有大鼓、节鼓、小鼓以及一些别的叫不出名字的鼓等。此外还有一些人在用横笛、萧、胡笳、长鸣等乐器吹奏着。乐队演奏节奏齐整、气势磅礴,沉浸在其中陈阳觉得自己的心脏也跟着鼓点一起跳动。这种感觉颇为震撼。众位乐手按左右两列分别前往那三段阶梯平台两侧列阵。鼓吹乐队的后面,一辆极尽奢华的金銮玉辂迎面而来。这辆大车非常的豪华,它前面是由六匹洁白的骏马拉着,步履轻款地向前走着。车身非常的大,长约为六米,两米多高。车身四周以金纹雕饰,以白璧镶嵌。车顶上更是壮观,四角分别有一条金龙俯首正对着中间的一只漂亮的金凤。金凤的眼睛是一颗漂亮的红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格外显眼,使得那金宝凤如同活的一般。车驾两侧各有一位将军护卫着,许多朱袍的女官簇拥在銮驾周围。《春秋》中记载“天子驾六”,能够乘坐这辆六骏金銮车的,如今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


  (https://www.tiannaxs.com/tnw67134/2345009.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