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太平令月 > 第三十三章 万象神宫

第三十三章 万象神宫


  《木兰辞》里有一句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上官婉儿口中的万象神宫,其实就是明堂。

  洛阳是陈阳的故乡,自小他就听闻了有关明堂的传说。现如今洛阳城里仍有当年武则天所建明堂的遗址。只是这明堂毁于安史之乱的战火,当初陈阳无缘看到。他从来都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有机会一睹它的真面目。

  所谓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天子之庙。有道是天子造明堂,用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显有能,褒有行者也。相传,周公在洛邑施建明堂,彰显周天子的帝王之气,表明其与诸侯之间的尊卑有别。明堂是天子的布政之宫,东汉便修建了明堂,后来毁于魏晋南北朝的战乱中。大唐开国后,高祖、太宗和高宗三位皇帝都曾想要建造明堂,但最终都没建成。武则天称帝之前为了彰显自己是天选之君,视明堂为自己得天命的标志,硬是力排众议、一鼓作气把明堂给建成了。这便是如今的“万象神宫”。

  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腊月初八,控鹤监诸人便早早地穿戴齐整。婉儿也一改往日的粉黛衣衫,换上了女官的乌沙朱袍,颇有些飒爽英姿的味道。辰时刚过,婉儿便领着控鹤监诸位学士出了迎仙门,沿着宫道一直向东走去。走了几百米,远远地望见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坐落在皇宫的正中。那就是贞观殿,是皇帝在宫中的办公场所。他们一行并没有前往贞观殿,而是径直走向了贞观殿正对着的皇宫正门——大业门。那大业门修得高大威武,三十多米高的城楼扼守着宫城要害。来到城下,婉儿向卫兵出示了自己的金龟符。那金龟符装在她腰间的金龟袋中,验明身份后重新装回袋时那卫兵竟不敢趁机朝她的款款柳腰瞄上一眼。龟符是出入宫廷的凭证,上面刻着某些字迹,然后一分为二。一半自己携带,一半由守卫宫禁的监门卫军官保管。出入宫禁时,两半龟符相合才能验明身份。不过中国古代原本用的都是鱼符,武则天统治时期改用了龟符。

  走出大业门,眼前骤然耸立其一座宝塔。那宝塔是如此之高,以至于陈阳使劲扬起脖子依旧看不到它的宝顶。宝塔有五层,几乎是高耸入云、直刺苍穹。这么一座摩天大楼突然站在自己面前,陈阳一下子就惊得目瞪口呆,顿时忘却了自己是在古代。

  婉儿看到陈阳一副乡下人进城的模样,不由得掩嘴一笑,对他说道:

  “这是通天浮屠,共有六十六丈高。里面还供奉着大佛,那大佛的手掌里可以站几十个人呢!”

  陈阳惊叹不已,心里思考了一下,三丈是十米,六十六丈那就是两百二十米!卧槽!他简直不敢相信,赶紧再次抬头仰望。那通天宝塔坐落在将近十米高的基台上。沿着那长长的白玉阶梯,直达宝塔脚下。宝塔共五层,皆白壁朱顶。宝塔第一层非常巨大,直径大概有五十米。圆周上立着几十根几人合抱的巨柱一起支撑着通天浮屠庞大的塔体。位于其上的另外四层比底层稍小一些,如同一根擎天柱指向天际。站在它的面前,陈阳忽然生出了一种错觉,仿佛沿着那白玉阶梯而上,登上宝塔,就真的能直通上天。他大致估计一下,这好像真的有两百米高啊!他想起了入宫那天隔着好远就望见了一座宝塔如鹤立鸡群般伫立在宫殿群中,想来必然就是这通天浮屠。忽然,他想起了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那高耸入云的通天塔,居然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原以为电影里都是骗人的,没想到真相更加的可怕。这通天宝塔是谁设计建造的,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前只知道唐宋时期中国科技有多先进,没想到竟有这么牛掰的东西,看来那时候的中华民族也是个开挂的民族。

  陈阳不住地惊叹着,跟着其他人继续前进。他们从右侧绕过通天塔继续向南,又穿过了两座大门,只见眼前又坐落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那宫殿高大气派,仅次于通天浮屠。不用等人介绍,陈阳立马就知道这就是那神往已久的明堂,也就是“万象神宫”。

  万象神宫虽然没有通天浮屠那般高大,却也有近百米高,而且纵横面积比通天浮屠要大了几倍。它总共有三层,底座是一个边长约百米的正方形结构。四个边正对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上都修成了两层顶的大殿,数不清的几人合抱的巨柱在殿下林立,甚是气派。而且,四个面的墙壁及巨柱分别染上了不同的颜色与四季相对应。东面为绿色,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春季;南面为红色,代表着炎热火辣的酷夏;西面是黄色,是深秋庄稼成熟的颜色;而北面是白色,意为隆冬的白雪皑皑。神宫的中层是一个比底层稍小的十二边形。它的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它的上面覆有带倾角的圆盖,上方有九条威武狰狞的金龙从九个方向上仰望着神宫的顶端。顶层为二十四边形,上面有圆顶攒尖。那顶尖竟然是一条灿烂的金宝凤!原来是这万象神宫的顶部竟然是一派九龙朝凤的神奇气相。整个万象神宫上圆下方,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又分别表现出四季、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将天人合一的宇宙时空观演绎得淋漓尽致。看来,这一定就是这个帝国最神圣的所在。

  他们一行沿着长长的白玉基台绕到了万象神宫的南立面。此时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除了文武百官外,还有很多洛阳的贵妇以及老百姓都赶来了,围在了白玉台座的外面。基台分为三层,通向基台之上的三道阶梯也随之分成了三段。在最上层的基台上,横着九座三足两耳的大鼎。鼎下面火烧得旺旺的,远远就能看到鼎上方热气腾腾的,里面在煮着什么东西。他们走到台阶下后,马上有身着冕服的通事舍人引导着他们列队。文臣武将按品级分列两侧,文官在左,武将在右。上官婉儿作为从三品的控鹤监,站在了前面的队伍中。陈阳他们是从五品的控鹤学士,只好待在了后面。陈阳忍不住向后望去,只见自己身后的队伍竟然也拉得很长。而那些妇人和百姓则远远地围在更远的地方,人群都待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等待着。

  这时,陈阳忽然很好奇那个叱咤风云的薛师长什么样子。他便小声地向前面的崔湜问道:

  “澄澜兄,哪一位是薛师啊?”

  崔湜回过头来悄悄指着队伍最前方的那些背影,神秘兮兮地反问道:

  “不如贤弟先猜测一下,看能否认出薛师其人否?”

  陈阳仔细地望着那些背影,只见文臣队伍的最前方的那位身形肥硕,旁人对他都谦恭有礼。便悄悄指着他说道:

  “以愚之见,队伍最前的定是薛师。”

  崔湜看都不看便笑着摇了摇头,道:“非也,那是魏王。再猜。”

  陈阳又指着另一个人,崔湜依旧摇头。

  “那是冬官尚书、建昌王武攸宁。”冬官,就是工部。武周时期将三省六部统统更改了名称。中书省改名凤阁,门下省改名鸾台,尚书省改名都台,吏部改名天官、户部改名地官,礼部改名春官,兵部改名夏官,刑部改名秋官,工部改名冬官。武则天为了改朝换代、破旧迎新,上至历法、下至各类名称,把能改的几乎全给改了一通。连文字都不放过,自己造了不少新字。其中,她的名字“曌”就是自己创造的新字,取其意“日月当空”,简直就是DIY界的初代目。

  陈阳猜错了两次,刚要再指一人时,忽然醒悟过来。那薛怀义气焰熏天,武承嗣见了他都各种巴结。如果他现在在场的话,那武承嗣怎么敢排在他的前面?想到这,陈阳忍不住笑了,为自己的愚钝有些不好意思。

  “澄澜兄莫要捉弄于我了,我猜薛师此时肯定不在这里。”


  (https://www.tiannaxs.com/tnw67134/2345008.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