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眼底红尘 > 36.湍流将至

36.湍流将至


  嵇绍在傍晚的时候,来了。

  小童子守着红泥茶炉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火。心里非常的不高兴。

  以前嵇公子来,从来是找二公子。只偶尔来找找老爷说话。现在呢,也不知道怎么,总是找老爷。难道老爷能陪他玩不成?!——老爷可是二品的官儿了!老爷白天在任上,他就傍晚来。一来就要呆到两三个时辰才回家;或是居然有时候太夜了,就宿在书房里头。弄得他饭也不得吃,觉也不得睡。

  如今又不让他呆在房间里,把他撵到廊下烧茶了。

  也不知道他们见天的,有些啥说的呀?!

  他使劲地嗅嗅风里面传来的饭菜香——这是肉炖豆腐的香气吧?管厨房的朱婆子,可记得他的央求,给他留出一碗了没有?

  嵇绍从袖中擎出了一张地图,铺在了书桌上面。

  羊玄之也不讲究什么,凑过来脑袋一起看起来。

  “齐王司马冏现在已经到了管城。明面上,他随身只带了两千人。而我听到是消息是,他的一部分大军已经过了黄河,秘密地驻在濮阳。”嵇绍指着地图道。

  “河间王司马顒那里,带的人倒是只有几百之数。现在在邺城。成都王司马颖竭力留住了他。可是他只带那么几个人,又是来祭拜太子亡灵,冠冕堂皇。成都王有什么理由不让他来?——只怕,顶多半月,也该往洛阳来了。”

  羊玄之的心,沉了一沉。

  嵇绍继续指着地图,也不停顿,继续分析到:“濮阳去洛阳六百里余。普通行脚需半月,若是不惜体力急行军,最快只需七个昼夜。而邺城。。”他顿了一顿,皱眉道:“现在连消息都没有。难道河间王能不带人马,真的只身来洛阳了?!”

  他又疑惑地自己摇了摇头。

  司马顒最是老奸巨猾。那怎么可能?

  羊玄之缩回了脑袋。面色沉重。

  过去的月余再艰难,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现在,恐怕才是真正要刀兵相见了。

  他沉吟道:“少傅的安排,是让淮南王司马允带兵秘驻洛阳东,应对齐王大军。成都王司马颖在邺城,应对河间王。洛阳城外围,梁王司马肜带兵守卫。他实力弱些,应该没什么野心,还比较可信。。。至于洛阳城中么,有贾模坐镇。他是贾后的兄弟,手下禁军加上贾氏的私兵,也有一两万。你看,如何?”

  嵇绍不置可否。

  看起来,这样的安排着实也算妥当了。

  可是,实际上呢?

  只怕,处处是漏洞!

  司马颖是皇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说起来最是可信的。可是,凭他的智商,现在连河间王司马顒的大军影子也没找到。

  淮南王谨慎而聪明。做墙头草是他最好的选择。不知道真要对上了齐王的大军,能不能敢不敢对抗,都是一回事。

  梁王司马肜,说他可信。可是司马家的人,到底哪个能真正可信?!

  更有现就在洛阳城里,手握着一万有余的御林军的赵王司马伦。。。那可是个最大的威胁。。。

  可是该来的湍流,总归是要来的。

  即使时也,势也,谁又断的准明日如何?!难道湍流当前,就不去放手一搏吗?!

  干元殿的偏厅里,张华、裴頠跪在了地上。

  贾氏铁青着脸,擎着那本折子,啪地摔到他们面前。

  裴頠捡起来,翻了翻,有点惊愕。

  竟然是赵王司马伦乞骸骨的折子。

  “这都什么节骨眼上了?!你们为什么就要抓着赵王的人不放?!你们看看,看看。。。现在赵王说既然信不过他,拿他的手下开刀,那他也要对得起他的手下,就拿大将军一职来换他的手下!”贾后的手发着抖,“难道你们今天早上没听说,齐王和河间王都已经离洛阳城不远了吗?!这时候若是赵王撂了挑子,岂不是更激怒了他们?!”

  她是真的怕了!

  司马宗室之中,数赵王司马伦辈分最高,又对她言听计从。她还要指着他,来安抚河间王和齐王的怨气呢!

  张华和裴頠两人相互觑了一眼。

  赵王辞去大将军一职?

  这是好事啊。

  裴頠咳嗽了一声。开口道:

  “皇后娘娘,您先别急。赵王位高辈尊,我们岂会对他有不敬之意?!若赵王宁愿卸去职位也要顾全他手下的性命,那更是义气深重了!您的考虑,很有道理。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让赵王乞骸骨归封地,会伤了众位宗室诸王的心,是万万不能的。”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贾后。

  后者扶着头,皱紧了眉头,却意气稍平。

  他话锋一转。“不过依我看,赵王做大将军一职,却是大材小用了。您想想。赵王在诸王之中辈分最高,连两王都要喊他一声叔祖,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才是?此次两王上京,风闻乃是为太子之死伸冤,肚子里只怕有些怨气。何不如便委赵王以重任,去相劝于他们?而大将军一职么。。。您也知道,赵王年纪比我两个还大上一些。带御林军,日夜操劳。恐怕也力不从心的时候。何不如便把这防守洛阳一事,交给他人手中,让他能专心迎接两王呢?这样岂不是更好?”他也不怕啰嗦,详详尽尽分析了一通。

  贾后显然没有想到他居然给出了这样的主意,颇为意外。

  踌躇了半晌,却又问道:“御林军已交给赵王多年。。。如今却交给谁手中最好?”

  这是有些意动了。

  张华和裴頠打蛇随棍上,提议了两个人。

  一个是东海王司马越。

  “东海王掌管一方,治下无论军政民生,都还是不错的。他也曾带过兵,立过战功。并且。。。东海王与两王并无深交。他的态度,明显站在朝廷这边。”张华道。

  他说的挺隐晦。可贾氏当然听得懂。东海王司马越,早年间在洛阳时就曾参与了诛杀前太后外戚杨骏一族,并因此受封五千户侯,加奉车都尉。然后就晋爵了东海属地。

  这么说起来,当初也是和贾后站在一起,被她重用过的。

  另外一个是王衍。王衍也是才能出众,文武双全之人。武职上曾任过中领军。如今任着尚书仆射。

  贾后仍旧深深皱着眉头,沉吟不语。

  王衍从实力上讲,是最佳的人选。

  王衍是琅琊王氏壮年一代人之首。张华举荐他,不仅是因为王衍的才干,更因为他背后整个王氏家族的势力。就冲这一点,御林军从司马伦手里转过来,将领们即使心里不服,也要考虑考虑王家的实力。

  到底,御林军的将领们,多数也是世家里或是庶族大家里出来的呀。

  。。。可是,王衍是前太子的岳父。

  虽然在太子一事上,王衍和整个王氏一族已经表明了态度,一直是站在朝廷,也就是贾氏一边的,甚至把女儿又重新送回了东宫,名义上的王衍的外孙也就是二皇孙司马尚也立为皇太孙。。。。。。可是,她始终还是信不过王家。

  说到底,即使做了种种的补救措施,她深心里到底是明白,其实太子是被她所害死的。

  她的忏悔,连她自己都不信。又如何信得过别人相信了呢?!

  她果断地否定了王衍。

  张华和裴頠只好在心里苦笑。和她打交道多年,他们当然明白她心里转的是什么念头。

  那就剩下东海王。

  至于东海王,虽然也有才干,可他离开洛阳已久。临阵换将,御林军能不能听他管束?!

  何况,东海王到底姓司马的!司马家的人,她谁也不能真正信得过!

  可是关于这一层,她可说不出口。连露也露不得。

  如今是用人之际。无论信的着信不着,都得信。若是真信不过司马氏,那成都王,淮南王等人,又怎么说?!

  她索性提出又一个人选。

  郭彰。

  裴頠和张华都是一怔。

  郭彰,是贾后的堂舅。贾后重用族人,他如今担任左尚书,也是非常重要的职位。

  但是。郭彰一直就是文职。而且是靠外戚的关系上去的。

  贾氏,这是想想任人唯亲啊。

  可是郭彰能hold得住御林军吗?

  两人口沫横飞,辩了又辩。

  然而到底贾氏占了上风。

  郭彰封卫将军,接替司马伦,掌管御林军,负责洛阳的防务。

  司马伦年高德昭,封为皇太孙的太傅,位比三公。并主持太子大祭。

  至于孙秀,张华一再坚持,主张必须杀之。

  可挡不过贾后的绥靖的态度。

  贾氏主张,孙秀不过是个小人物。目下用人之际,不能让赵王灰了心。即使孙秀有罪,还要延后追究。

  她心意已决。

  裴頠和张华无奈,颓然地告退了。

  赵王府里,接了旨的司马伦,当着孙秀不耐烦地把圣旨扔在了地上。

  太傅说是位同三公,却是虚衔。

  他要来何用?!他志不在此!

  逃脱了一死的孙秀俯身把圣旨捡了起来,放在了桌上。

  “王爷,姑且恭顺着她。忍她这一时。”他劝解到。

  “而且,。。。哼哼,也不用忍多久了。。”他冷冷地狞笑着,细长的眼睛又眯缝了起来。仿佛看见了将要到来的湍流之中,那些他所恨的人,如何挣扎呼号,如何被淹没溺毙。


  (https://www.tiannaxs.com/tnw29852/208968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