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九零之女配富爸爸 > 9.80年代

9.80年代


  姜渔曾在一部记录片里看过,八十年代是诗歌最好的年华,是当代诗歌的“黄金年代”,那个年代不读诗都不好跟人交流,谈恋爱看的不是车子、房子、票子,而是才华,但凡哪个单身青年能够吟出一两首诗来,必定更能讨得对方的欢心,是以如杨赖子这样的地痞流氓才会想到用诗歌去追求林诗音。

  “爸爸,我们去哪里啊?”

  “别急,到了。”

  八十年代,舒婷、北岛、海子、顾城被称为“四大诗人”,这四人的诗集一向是一本难求,发行量有限,想买都买不到,尤其是偏远的县城就更难买了,是以姜渔一拿到这本诗集想到的就是拿到书店去换钱了。

  毕竟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了!

  姜渔将自行车停在了新华书店的门口,就进去和老板商量起卖书的事情来,书店老板见了这书籍自然是两眼放绿光了。

  “好,好,好,你看给十块钱成吗?”老板笑嘻嘻的道。

  姜渔一愣,这顾城的诗集倒是比他想象的还要值钱,居然跟现代的价格差不多,真是多亏了宝儿做了记号才发现了,可能还是原身在冥冥之中保佑着他们发财吧。

  “不行,二十块,不要就算了。”他看着老板眼含精光,很明显的知道还有议价的空间,自然不肯放过了。

  “十五,不能再多了。”书店老板咬着牙一阵肉疼。

  姜渔也就明白价格已经差不多了,喜滋滋的带着宝儿便离开了,宝儿以为这次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却没想到姜渔带着她就在那碗馄饨铺子门前停了下来,径直道:

  “老板,两碗馄饨。”

  老板连忙欢喜的去煮了两碗馄饨,也是奇怪这两人明明之前就看着他的馄饨流口水,却没有钱买,这会儿怎么摇身一变就这么大方了,一对农村的父女,竟然点了两大碗的馄饨,还有一个只是四岁的小孩,这个男人也真够大方的。

  老板这样想着上了碗筷,只是还没片刻就听见那小女孩软糯糯的声音缓缓响起:

  “老板叔叔,能不能在撒点葱花和香油?”宝儿的双眼睁着跟葡萄似的,笑眯眯的看着老板,加上破风的牙齿,好笑又搞怪。

  老板原本不乐意,但是看着这小娃娃嘴甜人又可爱,便又给他们各自加了一勺,还添了一点虾仁。

  计谋得逞,宝儿就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馄饨还一边得意的看着姜渔。

  姜渔却有点 ……不知道怎么说了,这孩子这么抠门、爱占小便宜的性子貌似有点严重了,这得改改啊,他这个做爸爸的该教教才对。

  “老板,再来两碗。”姜渔朗声便对着老板道。

  “爸爸,不要了,我吃饱了。”宝儿心疼钱啊,连忙出声阻止。

  姜渔摸摸宝儿的小脸:“别担心,爸爸有钱。”说完,他才发现貌似自己这句话有点豪啊,看来他以后得努力的赚钱了,成为一个富爸爸才行了。

  这个年代的人厚实,馄饨都是大碗大碗的,宝儿嘴里说是吃饱了,但当馄饨上来了的时候,却被她消灭的干净,还舔了舔舌头连一丝的汤汁都不剩。

  “吃饱了吗?还要不要?”姜渔好笑的看着宝儿道。

  宝儿这次真是吃饱了,摸摸自己胀鼓鼓的小肚子就是满意的打了个饱嗝,一转身发现姜渔又叫了一大碗,顿时差点急哭了:“爸爸,我已经吃饱了,你不要再浪费钱了。”

  这下姜渔是真的笑了:“小呆瓜,不是给你的,咱打包回去给奶奶吃。”

  馄饨摊位正对着西风汽车厂,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因此生意很是不错,姜渔接过老板递过来馄饨的时候,发现摊位边空了一大块地方,很是诧异,这还有这么好一块地方怎么都没人占呢,想到现代的夜市、商业街,这地儿靠近西风汽车厂不管干点啥生意都不会差的。

  他打量了老板一眼却没有说话,如果可以的话,他觉得他第一步发财致富的机会应该要从这个地理绝佳的摊位搞起。

  太阳渐渐向西移去,天边开始攀上了一点点火红的晚霞,姜渔骑着自行车载着宝儿往家里去,塑料包装盒打包好的混沌挂在前面的笼头上,被路边的风一吹,不断的飘来层层香气。

  宝儿坐在前杠上搂着姜渔的腰咯咯的笑着:

  “爸爸,你以后能一直载着我就好了。”

  “爸爸,若是以后我们天天都能吃馄饨就好了。”

  会的,会有那么一天的,他要开上小汽车,每天载着她天涯海角的跑,姜渔在心里说道。

  车子快要到达莲花村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了姜婷婷在田湾上拾草秆,姜渔脚一滑,车子就潇洒的停在了她面前,问道:

  “走不走?我载你一程?”

  姜婷婷正在认真的码草垛,结果头一抬,就看见了姜渔放大的脸庞,愣了一瞬就冷哼了一声道:“我才不要你带呢!”

  “呃!”姜渔轻轻呃了一声,就踩着自行车径直走远了。

  余留下姜婷婷一转身就发现面前的人不见了,她怀里还抱着一大捆草呢,这时候天都快黑了,她一个人抱着这么多的草恐怕要走很久,顿时又有点失落了,这人怎么这样呢,说走就走了。

  “走不走?再问一遍。”

  正当她懊恼的时候,姜渔却又倒回了车子,落在了她面前问道,她顿时一喜,但还是落不下脸面答应,只得僵持在那里了。

  “姐姐,你还在想什么?快上来呀,爸爸骑车可快了。”宝儿也在一旁催促着,姜婷婷还想再想想,就见姜渔的脚已经踩在了脚踏上,准备随时开溜了,才别扭的抱着草上了后座。

  一辆自行车三个人,姜渔虽然长相瘦弱,但是力气不小,踩起来并不吃力,于是难得抽出闲情问姜婷婷道:

  “家里没有柴火了吗?”

  姜婷婷虽然不想和姜渔说话,但是拿人嘴短,只得道:“家里还不差这点子的柴火,是学校的柴火不够了,让学生每人带一捆过去。”

  姜渔一愣:“上学连柴火都要自己带?”

  姜婷婷却没好气的道:“你别在这装模作样了,难道你以前没带?你上初中那会儿还不是每月都要上交柴火的,只是你从来不动手,都是婶婶准备的,也难怪你不记得了。”

  车子在姜家的那座青砖瓦房前停了下来,姜渔突然觉得有点心酸,想起了已经七十岁的姜奶奶,生活给予这个老人太多的磨难了,他这个做儿子的再也不能让她受罪了,他放下宝儿,让她提着馄饨进去陪奶奶,又到村西把姜婷婷放了下来,最后才去周老二家还自行车。

  此时周老二家正在打水井,几个师傅上下忙活着,周老二给他们一人装了一根烟,才出来对姜渔道:“回来啦,我这几天都要忙水井的事,车子你拿去多骑几天,不妨事的。”

  周老二说的大方,姜渔可不好意思再厚脸皮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自行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大奔”,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自行车其实比二十一世纪的小汽车还要珍贵,隔在现代你找别人借车,别人可能还会推三阻四呢,所以周老二对他的这份好,他也死死的记在了心里。

  “周二哥,我跟你说,我今天去了县里看了百货超市里面的生意是最好的,好多新式的东西,比如丝袜、踩脚裤、碎花裙、皮鞋、面霜、口红之类都是非常得年轻人的喜爱,都是供不应求的,你若是再去省城,不妨去收购一些拿回来贩卖,生意肯定能好的。”姜渔靠近了周老二道。

  周老二竟然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农村去省城务工的农民,自然不是笨人,此时也来了兴趣道:“兄弟,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这次去省城就是想着先去买点紧俏的货物回来试试的,既然你也有这份心思,到时候回来了,我们一起干。”

  姜渔不敢直接答应了,因为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比别人多了一份的见识,但是即使身处这个时代,真正的能人并不缺少见识,很显然周老二就是这样的能人,他如果搭着周老二一起干,很显然是他占了便宜的。

  “周二哥,跟着你干当然是好了,只是我还想着参加高考的。”姜渔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参加高考啊!”这下周老二是更加高兴了,脸颊红彤彤的兴奋道:“参加高考好啊。好志向,要说这社会发展了还是得多读书了,我现在去了省城就是深有体会了,当时要是好好读书也去读个大学该多好。”说到这里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不再说了。

  “既然你有这个想法,就好好读,读出个人样来,至于生意的事,等我回来了再说。”此时的周老二像是一个老者谆谆教诲着。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姜渔转了身,一个人往家里走去,他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这个周老二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人,也许在将来,他们还会有更密切的交集。

  而小路一头的夜色深处,姜阳阳打开了手电筒的光,脑海里不断回想着刚才姜渔和周老二的对话,怎么可能,小叔叔竟然还想着去参加高考,难道他忘了当初他被学校开除的时候,校长说的什么话了吗?

  校长说:“收了你这样的学生算我眼瞎了,你敢再回来,我打断你的腿。”


  (https://www.tiannaxs.com/tnw90947/309306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