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太平令月 > 第二十七章 神都,神都

第二十七章 神都,神都


  站在船头,陈阳望着茫茫的前方,心里不禁想起了王维的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首望去,扬州城已经远在天边,那些情意绵绵如今都已经遥不可及了。他心里郁闷了好久,着实难耐,便向随行的官兵们讨了酒喝。一大口酒下肚,陈阳才稍稍地舒缓了一下沉闷的心境。一想到离他越来越近的神都——大周帝国的中心,他渐渐地感到了敬畏之中还透着某种期许,就像一个迎来初夜的少女。

  陈阳曾试着向那贺飞章打听神都的情况,以及自己入京之后的安排。但是贺军头对他根本是爱理不理的,只敷衍了一句“本将奉命行事、别的无可奉告”。陈阳悻悻而去,只好自己一个人待着。那些千牛卫对自己的态度明显是根本懒得正眼看他、却又不得不奉诏护送他进京。想到这,陈阳无奈的苦笑着,对妻子的思念更加的浓了。

  “控鹤监学士。”陈阳在心里念叨着,心里直犯嘀咕。他只记得有国子监,这控鹤监是干什么的,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难不成是专门给皇帝养鹤的。突然,他惊起一身冷汗,控鹤监,不会是去做太监吧!随即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不对,既然是学士,肯定就不是去做太监了,自古以来哪有太监还能做学士的,有吗?

  “司马迁。”

  这个名字突然在脑海中蹦了出来,让陈阳又心惊了一下。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有了妄想症了,绝不能再自己吓唬自己了,太可怕了。在这种既害怕有期待的心情下,陈阳在船上待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早晨,陈阳站在船头眺望到远方天地相接之处横亘着两座大山。两座大山相向对峙,涛涛运河直朝着两山当中而去。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天然的门户一样。随着这山门越来越近,陈阳突然站起身来。他直直地立于船头,眼睛紧紧地盯着这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内心的震撼使他停止了一切的思考。让他如此震惊的不仅仅是因为眼前的景象有多么壮观,而是因为,他记起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他来过,这是,这是龙门啊!

  没错,这就是洛阳南面的龙门!古时候这里叫“伊阙”,或是叫“天阙”,就是天然形成的门阙。运河从这里流过,直达洛阳。两岸香山、龙门山相对,高高地耸立着。著名的龙门石窟就是这龙门山的石壁之上。陈阳自幼在洛阳长大,龙门石窟不知道和家人朋友去过了多少次。如今再看到这龙门、重返故乡,却是物是人非,心里百感交集,忍不住泪流了满面。渐渐地,大船行驶到了龙门之中。两侧悬崖峭壁,颇为震撼。想来这般险要的地势,难怪自古便为古都洛阳的门户。据说洛阳城里的都城中轴,正是对着这龙门。陈阳心想自古便有“鲤鱼跃龙门”之说,意为人飞黄腾达之说。如今这龙门之后,便是帝国神都,是飞黄腾达、咸鱼翻身,还是直接被煎得外焦里嫩、十死无生,命运实在是未可知。

  在船从这陡峭的山崖中驶过之后,前面一下子豁然开朗了。眼前是万里沃野、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而在平原当中,横亘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

  那城池是多么的雄伟以至于远远望去陈阳就已经震惊地说不出话来。随着船只继续向前行驶着,那威武的城门楼越来越近。船只在城外码头靠了岸,贺飞章率千牛卫及陈阳下船,骑上随船带来的马匹一起朝城门走去。走近之后,陈阳仰起头望着那城阙。那城楼分上下两层,竟有三十多米高。正面共有三个约十米高的城门洞。在城门洞上方的城墙上有一排共九尊巨大的龙头正虎视眈眈地俯视着前方,使每一个站在城门前的人都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恐惧。城门楼上旌旗林立,一排巨大的紫金龙旗在城墙上迎风招展,紫色大旗上一条金色的巨龙蜿蜒成“周”的形状。主城门上方刻着三个巨大的字。

  “定鼎门”。

  不需要人提醒,陈阳知道这就是神都洛阳城——武周帝国万里疆域和无上权力的中心。

  贺飞章骑马在前,领着陈阳顺利地通过了城门。这定鼎门是神都的南门,也是正门。由定鼎门入城之后,便是主干大道——“天街”。那天街一路向北,直通皇城南门。天街非常的宽阔,东西宽达一百多米,比北京的长安街都要宽许多。街道路面由大青石板铺就,左右两边悬挂着无数的紫金锦旗,甚是壮观。一队队玄甲红衣的卫兵持着佩刀长矛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街道两边往返巡视。走在天街上,两侧坊区的建筑绿树红墙,整整齐齐地对称排列着。与扬州开放性的街道排列不同,洛阳的城区是由一个个四四方方、边长约为五百米的封闭小区“坊”构成。坊的四周筑有围墙,墙的正中辟有门,坊的正中还设有十字街。这样的布局使得在抵抗外敌入侵的时候即使外城被破,城内军民还可以借助这些封闭的坊来逐街逐户进行巷战。陈阳走在天街的街道上,心里不禁回想起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次群雄逐鹿中原都是奔着洛阳而来。不知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流过了多少鲜血。正所谓天子脚下,此时陈阳已经感受到了那来自最高权力的无处不在的威慑。

  沿着天街北望,气派壮观的皇城远远可见。走近之后,只见洛河横亘在皇城前面。那滚滚洛河被分成了三段,每一段都有一座巨型石拱桥横跨其上。沿天街由南及北,第一座桥名为“星津桥”,第二座桥名为“天津桥”,第三座桥名为“黄道桥”。三座石桥均有百米之宽,其中,当中的天津桥最为壮观,约有五百多米长,下面由三个石拱稳稳地支撑着。星津桥与黄道桥略小一些,都是单拱桥,三座桥总共是五个圆拱。而与三座石桥正对着的皇城正门“天门”,它的左右各四座角楼再加上正门上方的城楼,共计九座城楼,象征着天子的“九五之尊”。天津桥上两侧耸立着两座巨大的洛神像。这两座洁白的大理石像坐落在两侧的桥墩上,衣带飘舞、婀娜多姿,让人不禁想起了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天门更是雄伟,城门之上的两层城楼好几十米高,两侧还各有四座高大的角楼,气势非常威武。天门与那定鼎门遥遥相对,一前一后共同俯视着天街大道,使得陈阳的心里被这般俯瞰天地的天子气势所深深地震撼。天门为三门道城门,除了当中的正天门外,左右各有一门曰“左掖门”与“右掖门”。三个门道皆有十米之高,里面是一扇极为厚重的铜箍大红门。门外戒备森严,上百名身着锦衣的禁军把守在门前。那贺飞章带头下马,向守门的卫兵军头出示了千牛卫的令牌之后,方才领着陈阳从左侧门进入皇城。走过天门之后,又是一条和天街一般的大道直直地向北通往宫城的正门。除了都城中轴线上的那条大道之外,左右还各有一条南北大道。而东西方向也有三条大道,将整个皇城分成了一个九宫格。大道两侧庭院密布,一座座楼阁鳞次栉比。贺飞章领着陈阳在这皇城之中不急不慢地寻路走着。陈阳走在这楼阁庭院之间,看到路边锦旗飘扬、卫士林立,心里感慨万千。这皇城之内已经是这般戒备森严,那宫城又在皇城之内,正所谓“宫苑深深”,可见一斑。这皇城是武周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所谓“三省六部九寺”均在此办公。要是没个人领路,陈阳怕是连门都不敢出,更不要说没事出来散个步啥的。万一迷个路摸到了什么刑部、大理寺或者某些王公的禁地去,随便一个间谍罪扣下来那就真的要荣登花样作死排行榜了。终于,在走了很久之后,总算是来到了一座府邸前。大门上的匾额上写着三个镶金大字:

  “都台驿。”

  陈阳还在愣神思索着此处是什么地方时,贺飞章示意随他进去。进门之后,迎面便是一个很大的正殿。里面有不少人在来来回回地忙碌着。一个身着紫黑袍子的人迎上来,恭恭敬敬地拱手问道:

  “将军有何吩咐?”

  “给这位陈公子安排一间客房住下,准备些酒菜,就按正六品级。”


  (https://www.tiannaxs.com/tnw67134/234500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