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一灯如豆 > 第123章 完颜合达

第123章 完颜合达


  河南府(今洛阳)


  这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池,也是金国河南路(原史为;京西北路)兵马都总管府治所在地,


  金国河南府辖区有辖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中原地区腹心繁盛之地。


  按照金国的官制,河南路设置兵马都总管府,主管一路的军政事宜,路的治所为河南府。


  河南府设府尹、同知、少尹等官,管理一方的民政商业。


  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池,斑驳的青苔,褪色的亭台楼阁,处处显露着历史岁月的印迹。


  从一些古拙的青石隽刻,城墙石碑,随处可见经历上千年风雨的身影,这是一个见证华夏民族沧桑历史的城市。


  街道上


  一行劲装打扮的青年三十余人,骑马经过街道,进入一处幽深的巷子里,这是一处达官显贵居住的街巷,名为“东条巷”。


  “东条巷”青石铺地,人迹稀少。


  这一处幽深的巷子,长约六百米,巷子里只有不到十处宅邸,准确的说,是八处宅邸。


  巷子里面的青石板路,年深日久磨得光滑圆润,还有两道清晰的车辙,透露出岁月沧桑的年轮。


  推开斑驳的朱漆大门


  一行人陆续进入宅院中,这是一个占地约一亩半地三进大宅,绕过照壁进入耳门,向前走,就可以看见迎面而立的正堂。


  赵怀装扮成脸色蜡黄的青年公子,有些疲惫的活动手脚,在正堂上坐了下来。


  左右奉上香茗,寥寥的清香扑鼻,一口茶饮入腹中,满嘴皆香:


  “好茶,这是黄山的云雾茶吗?”


  “主公说的不错,正是极品黄山云雾茶。”


  “哈哈哈,如此的好茶,被我一番牛饮,真是大煞风景了,斯文扫地啊。”


  “主公说笑了,再好的茶也是要用来喝的,解渴再好不过了。”


  “此话有理,谈到解渴,还是路边茶摊上的大茶沫子,一文钱一大碗凉茶,喝到嘴里又解暑又解渴,量大管饱。”


  大茶沫子?


  管事赵德一苦笑了下,心里说:


  我的爷,您喝的极品黄山云雾茶贵比黄金,大茶沬子如何能够比?


  但是你不能阻止赵怀矫情,还得尽量的配合他。


  “主公说的是,炎炎夏日喝上一大碗凉茶,那是再好不过。”


  赵德一说完,从袖子里拿出一叠奏报,恭敬的回禀,“这是探马最新传来的消息,在下不敢迟疑,请主公阅览。”


  “哦!”


  赵怀伸手接过奏报,认真的审读一番,沉吟不语。


  按照事先的安排:


  环翠峪山谷的夜不收队,联合深山里忿恨欲狂的猎户们,共聚集了300多人夜袭敌营。


  在深山里到处杀人放火,作威作福的厢军,一战被猎户们击溃,杀伤甚众。


  报仇心切的猎户们一路追着厢军狠杀,杀得敌人尸横遍野。


  武安军一路溃逃,已经被撵到了山外。


  此战,厢军损失了大半,再也不敢踏入环翠峪山谷一步。


  好巧不巧的


  一路溃逃出来的败兵二百多人,龟缩在环翠峪山谷外的李家庄村,正好挡住了进山的道路。


  下一步,神仙山庄准备进一步发动强袭,彻底击散躲藏在李家庄村的这股溃兵。


  另外,根据安排,


  锋赤台和刘长沙率领手下的轻骑兵,装扮成小股的马匪四处出击。


  洗劫了几处女真贵人的庄园,缴获纹银十余万两,各种资财无数。


  日前,已经引得河南路都总管府派出骑兵围剿,双方接战数次,各有轻微损伤。


  为了不暴露更多的实力,装扮成小股马匪的轻骑兵,已经暂时悄悄撤退。


  最后的一份消息,试探听到河南府兵马都总管是女真大将完颜值成,乃是完颜合达的旧部属将。


  看到这个消息,赵怀恍然大悟,事情的根由就是出在这里了。


  在汴京城枢密院衙门口,闹的一出当街杀人的戏码,现在引发了严重的后遗症。


  憋屈的死于自己之手的四品昭武大将军完颜克,正是完颜合达的幼弟,对方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完颜合达在金国大军中威势极重,权柄滔天,任平章政事,封芮国公。


  麾下勇将百员,精兵二十万。


  曾经率领大军连败宋军,西夏军队,一力抗击蒙古铁骑,是金国大军中的柱石大将。


  被这样的军方巨头盯上,赵怀只感觉到头皮发麻,心中的压力巨大。


  那种感觉,就好像蝼蚁仰望巨兽,一旦被发觉了,反掌就可以拍死。


  想到这里,赵怀再也坐不住了,慢慢的踱步进入后堂,心中细细的思量对策。


  实在不行,只有暂停收搜购生铁和焦炭资源,那也是没奈何的事。


  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不能让这个史前怪兽级的军方巨头完颜合达盯上。


  否则,大事去矣!


  老奸巨猾的完颜合达能够顺藤摸瓜,把目标锁定自己,原因其实不难猜出。


  赵怀在枢密院衙门口暴起发难,自己虽然做过伪装,接应的锋赤台、赤里浑、孟州和叶赫等人可没有,那么明显的特征,必定会被认出来。


  加之,


  秦州路镇守使骆府血案刚刚发生不久,两下很容易就联系在一起,推导出幕后主使人:


  赵怀。


  权势熏天的完颜合达并不需要拿出什么证据,只要有这份怀疑,就八九不离十了。


  同样的,赵怀也不需要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他相信自己不会猜错。


  此事稍令人安慰的是,


  金国大将完颜合达没有找到自己的藏身之处,还有回转的余地。


  这件事当真令人头痛,现在看来,在河南府(洛阳)还不能大张旗鼓的闹出动静。


  毕竟这里距离环翠峪山谷太近,很容易引起对方注意。


  根据赵怀的估计:


  完颜合达现在应该没有锁定自己的藏身之处,并不确定自己就藏身在环翠峪山谷中,只是做打草惊蛇之举。


  若是这样,不如把对方的目光引得远一点。


  凡事一动不如一静,在观察一番才好定计。


  心中思虑妥当之后,赵怀唤来管事赵德一,如此这般的嘱托一番,看着他领命而去。


  赵怀定下的计策就是搅混这一池水,把完颜合达的目光吸引开,不再紧紧盯着周边地区。


  具体的做法,就是挑选和自己身材相貌差不多的少年,带些人到江南的地界去,


  打着赵怀的名号,不管是吃喝嫖赌还是争风吃醋,多少闹出点动静来。


  完颜合达本事再大,也管不到南宋朝廷的地界,只能鞭长莫及了。


  说实话,被完颜合达史前巨兽级别的强者盯着,这种无形的压力太大。


  根据目前赵怀掌握的消息,金国平章政事,芮国公完颜合达,本身就是一名功参造化的超一流武将,实力深不可测。


  神仙山庄固然险峻,一旦暴露了出来,不见得就能挡住顶级的高手。


  看来,还要尽快的把颗粒火药研制出来,到时候,任他再厉害的高手也不怕。


  要不然,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别人翻掌可灭,实在太没有安全感了。


  自唐代以后,火药武器普遍应用于战争中,蒙古和西夏军队中都大量使用火药武器,金国军队中也不鲜见。


  金朝火药制造技术来源于辽,金军攻宋之初,已使用火炮。


  此后,在宋、金、西夏、蒙古之间的战争中,火药的使用愈益频繁。


  金国大军抗击蒙古铁骑时,曾大量使用震天雷、飞火枪等火器。


  宋朝出现了类似近代炮弹的铁火炮,多用在城池防御中,仍用抛石机投射。


  又发明了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发射“子窠”,类似于后世枪炮,却尚未使用金属发射管。


  北宋时,已广泛使用火药武器,如蒺藜火球,类似于今天的手雷,后期还出现了爆炸性的霹雳炮。


  这是辽、宋金代火药兵器进步的极限,已决定了后世火药兵器的发展方向,只差临门一脚了。


  赵怀清楚,现在的火药威力不大,火药武器普遍笨重,杀伤力较弱,根源在于黑火药的成份配比和制作方法不当。


  据史载,此时火药配置的比例为硝石(硝酸钾)75%、硫黄15%、炭粉10%,这种配置比例可以使火药产生比“一硝二磺三木炭”威力更为强大的火药。


  河南府设有“广备攻城作”(即兵工厂),有工匠1600余人,其中有专门生产火药的火药窑子作。


  火药窑子工坊以火药为原料,生产作战用的“烟球”、蒺藜火球和火炮等。


  火药配料除硝石、硫黄、炭粉外,还有油蜡、沥青、干漆、松香、黄丹、铅粉等。


  1230年5月,汴京一次调发煦州、河州驻军的火器,就有长弓火箭10万支,火药箭2万支,火药火球箭2000支,火弹2000枚之多。


  赵怀没有制造过火药,可是有化龙点睛之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他最大的倚仗。


  既然来到了河南府,俗话说贼不走空。


  呃……


  呸呸呸!


  俗话说:


  入宝山绝不空手回。


  来到了河南府,说什么……也要拐带一些经验丰富的火药工匠回去。


  生产火药这事既危险又重要,总不能自己去做,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工匠把关。


  现在对赵怀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升自己的实力,慢慢积累神仙山庄的底蕴,等待一鸣惊人的时机。


  (https://www.tiannaxs.com/tnw95039/6780685.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