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黑莲花庶女种田指南 > 第8章 (八)赚钱了

第8章 (八)赚钱了


夏日酷暑让田间劳作的人减少一半,除去每日必做的农活,村民能休息则休息,保存体力,等秋收时有的忙了。

        陆青青却开始新一轮的忙碌,烧瓷画釉。

        田间事不多,交给洛烟完全没问题。她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专心烧制一批可当作工艺品出售的高价值瓷器,赶在秋收前赚一笔银子。

        赵守成每日辰时过后,主动来瓷窑帮忙。最开始,陆青青有些抹不开面,不好意思让他干活。后来见他如此积极主动,还带来曾经画过的手稿让她一张张看过,分门别类的挑选,陆青青知道他是真心实意想要帮忙,便不再假客气。

        赵守成看上去身材高大、体格结实,但陆青青一眼便知他才真是养尊处优的主,没干过什么活,所以,她对赵守成突然提出的帮她烧瓷器的想法,产生深刻怀疑。

        “陆姑娘,天气这么热,我看你烧瓷很辛苦,特意想来帮你。”他态度十分诚恳,让陆青青都不忍心拒绝了。

        结果当然是……

        “砰!”

        巨大一声响动,惊动了山鸟,惊动了村头大黄狗,也惊动了半个村的村民。王婶以为瓷窑走水,带着大伙提着桶火急火燎的跑过来,却见两个仿佛从柴火堆里走出来的人,站在瓷窑门口面面相觑。

        一个脸上带着尴尬和歉意,另一个忍了半天快要憋出内伤,实在忍不住了,指着对方大声笑起来。

        赵守成:“抱歉……”

        陆青青:“师父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赵守成这惊天一炸,炸坏了早上烧的几件瓷碗,破坏了两个胚体,就连窑炉也裂了一个大口子。

        不过这一炸,倒是给陆青青炸出新思路。

        自己为什么总在瓶子、杯子、盘子上做文章?历史上那么多有名的工艺品,她为什么不弄个唐三彩、马踏飞燕出来?

        不过这些东西靠她自己,做不出胚体。趁着匠人修补窑炉的空,陆青青连说带比划,请赵守成帮忙画了三幅图:陶俑、马踏飞燕、九天神女。

        然后她拿着图画,找技术过硬的工匠帮忙做了三个胚体样版,她照着样子尝试烧了一批。陶俑的头感觉大了一些,请人帮忙修改。马踏飞燕的马蹄不够轻盈,继续改。九天神女应该加一条绸带,显得更飘逸……

        来来回回折腾了十天,总算烧制三个她满意的样子。

        这次画釉不需要太多画技,而是讲究色彩搭配。陆青青照着她原来在美术馆看过的样子,尝试为三件工艺品上釉,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赵守成惊奇的睁大眼睛。记忆中他只在宫里见过类似的工艺品,陆青青的手法和制作工艺远不如官窑,但构思精巧、色彩对比鲜明,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前后忙活一个多月,总算赶在秋收前完成了所有工艺品制作。

        陆青青租了一辆板车,请了一位车夫。她把瓷器里三层外三层包好,打包装箱放上板车,准备带洛烟进城做一笔生意。

        这一去大概十天半个月。

        王婶叫陆青青放心进城,田里的事她和邻居都会帮忙照看。

        赵守成有点担心,一个从未独自出过远门的姑娘带着一个看起来不怎么灵光的丫鬟,很容易被歹人盯上。

        “真的不用我陪你一起吗?”他不放心的说。

        陆青青胸有成竹,向他保证:“师父放心,徒儿虽然出门经验不多,但心中有数,这次进城一定赚到金银满钵。”

        距离福安县最近的一座大城镇便是蓟城,虽不及陆府所在的江南城镇秀美,却足够繁华壮观了。

        道路宽约六丈,路面用水渠分为三股,中间宽四丈,两边各一丈。目之所及,整齐的灰白色房屋鳞次栉比,房檐仿佛能连到天边。路两旁种了两排松柏,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陆青青向当地人打听蓟城早市、夜市开市的时间地点后,和洛烟找了家靠近西市的客栈。

        蓟城虽然不是皇都,却按照京城的规划习惯,将城市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市,但只有东市和西市是商品交易的,南北主要是坊和民宅,这也是为什么总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东市靠近官宅府邸,卖的东西自然质量好些,价格更高。西市卖的东西更加平民化,客流量大,商铺多,价格也更合理。

        洛烟惊讶:“我见姑娘对这一车瓷器如此信心满满,以为你会去东市呢。”

        陆青青笑笑:“你见过去东市摆地摊的吗?我们这次进城,最主要的是摸清行情,创出口碑。只要有客源,以后东西就不愁卖。”

        洛烟似懂非懂的点头。

        陆青青心如明镜,自信却不盲目。她做的东西新奇,但和达官显贵用的东西比起来,还是差了不止一个台阶。何况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冒然跑去东市只会四处碰壁。

        西市卖不了高价,但客源不断,只要能把这批货卖出去,在市场混个脸熟,以后就不愁没生意做。先把生意做起来,才能考虑做大做强,眼高手低只能一事无成。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陆青青叫醒还未睡醒的洛烟,两人推着板车赶集市,把车停在西市两街交汇处。不一会儿,其他商贩出摊了,街上热闹起来。

        古代有商铺的都是富人,大部分小商小贩都是靠地摊为生。

        放眼望去,街上摆什么摊位的都有,随处可见的小吃摊、买卖日常用品的衣服摊和鞋摊,还有卖娃娃、面具、葫芦、篮子的,总之就是心有多大,就能摆出来卖多少东西。实在没得可卖,光膀子打架都有人扔铜钱。

        清早,两街交汇处热闹的都是小吃摊或糕点铺子,很少有人会注意一车瓷器和工艺品。

        陆青青和洛烟又把位置换到桥头,一群小孩举着风车嘻嘻哈哈从桥上走过,别说买瓷器了,差点被他们踢碎一个。

        这样下去只能无功而返,陆青青琢磨一下,询问路边卖玩具的摊主附近可有书店。摊主说没有,但一直往西走,有一家卖笔墨的商铺。

        陆青青推着板车,找到那家文房四宝店,把板车上的木箱取下来,一一打开放在路边。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喜欢瓷器的人大多读书识字,来买墨宝的人自然会多看瓷器几眼。

        果然,这招十分奏效,中午前陆青青就开张了,卖出一个细口花瓶。到了下午,她渐渐放得开,学着其他摊主的样子叫卖吆喝。路人见到这样貌美的一位女子卖瓷器,便好奇的凑上来看热闹。

        人多便会激起大家的从众心理,围观人群越来越多,自然买家也越来越多。就这样忙活了五天,陆青青从老宅带来的瓷器,全都卖完了,银子稳赚不赔。

        不仅如此,因为她的东西设计新颖、价格公道,被那家墨宝店的老板看中。老板给陆青青下了一笔大订单,想从她手里买一套三彩陶俑,准备摆在店铺当装饰品,一月后交货付尾款。

        陆青青做了几日生意,也学会一些经商头脑,当即和店铺老板谈合作。如果老板向前来买笔墨的客人推荐瓷器,每卖出一笔,店铺老板赚三成。就这样,陆青青打通了第一家渠道商,迈出向大城镇长期发展的第一步。

        “姑娘,好多钱啊!”洛烟眼睛都瞪圆了。

        陆青青颠颠手里沉甸甸的银子,笑得很开心,嘴上却说:“低调,财不外露。”

        陆青青只是个半路出家做生意的小姑娘,这条街经常出摊、比她经验丰富的摊主多得是,生意却远不如陆青青。他们盯着陆青青的瓷器摊,就像饿狼盯着小白兔,满眼放绿光,想砸她的摊不是一两天了。

        奈何近日不知怎么,西市街上忽然多出许多巡捕房的人,还总在他们周围晃悠,他们根本不敢下手。

        陆青青早就注意到其他摊位老板的脸色难看,若不是巡捕在旁威慑,恐怕她早就换地方躲着,根本不可能顺利赚这么多钱。可她知道,一个普通的市集是不会无缘无故多出这么多巡捕。

        她想了下,从包里掏出几两银子,给了那个看上去像巡捕头的人,客客气气道:“大哥这几日辛苦了,这点小钱不成敬意,拿来给兄弟们买茶喝。”

        巡捕兄弟立刻摇头:“不敢不敢,要是被……”

        “咳咳……”巡捕头假装咳嗽打断,随后从陆青青手里拿走一点碎银,拱拱手道,“多谢姑娘好意,茶水钱我收下了,今后姑娘来蓟城做生意只管找我。”

        陆青青笑笑:“有劳巡捕大哥。”她也没强求,把剩下的银子收回包里,推着板车回客栈。

        路上,洛烟不解的问:“姑娘为什么给巡捕钱,巡逻不是他们的本职吗?”

        “巡逻是本职,保护我可不是本职。”

        “姑娘的意思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陆青青道:“我也不确定,但以后我们少不了进城做生意,和巡捕房的人搞好关系总没错。”

        白日砸摊没得逞的那群人,早就派人盯上陆青青住的客栈。听掌柜的说陆青青明早退房离开,躲在墙角的几个人起了歹念,寻思在她走之前占她点便宜。

        摊主甲骂骂咧咧:“一个娇滴滴的美娘子,怎会一个人出来摆地摊?要是没点难处,哪个女子豁得出去面子?”

        摊主乙色眯眯:“要是让她跟了我,我舍不得让她抛头露面,让她专心给我生大胖小子……哎呦,谁呀……诶诶诶!”

        浪荡话说了一半,他就被人提着后衣领,脸贴在冰冷的墙上。

        身后男人声音低沉:“好大的胆子,我的人都敢惦记?”

        客栈外的巷子很黑,摊主连那人的脸都没看清,却感觉那人整个人都冷冰冰的,眼神犀利如两道光刀,直插他五脏六腑。

        他立刻道歉,点头哈腰:“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求您刚抬贵手,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滚吧。”

        几位摊主头也不回的跑了。

        那几人刚走,后巷忽然转出一个头戴斗笠的黑衣人,正是巡捕房的头领。他走到男人身后,恭恭敬敬行了个礼:“王爷。”

        这人正是平南王赵守成。他抬手打断巡捕头:“城里人多眼杂,切勿直呼身份。”

        巡捕头高展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契,对赵守成说:“您吩咐的事,属下已经办妥了。不知您何时进城?”

        “下个月,等田里忙完秋收。”他转过头,看了看人来人往的客栈正门。

        高展以为他不放心,便说:“大人请放心,弟兄们日夜盯着呢,姑娘出不了事。姑娘真是心眼好,今日还给我们茶水钱。我怕硬是拒绝不收让她起疑,就拿了些碎银子。”

        赵守成问:“她可知我在蓟城?”

        “您交代过的,对姑娘绝对保密。”

        赵守成满意的点头,转身离开,和高展一前一后消失在夜色里。


  (https://www.tiannaxs.com/tnw93917180/82218968.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