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负刀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应答

第三百五十八章 应答


  纪行也不知道齐帝叫自己过去干嘛,但是现在也轮不到他做主,只能跟在公主身后。

  等到纪行到了齐帝眼前,却看到齐帝那难以揣测的神情。

  纪行拱手一礼,“陛下,微臣高何以。”

  齐帝缓缓道,“这是于文正,年纪比你稍长,你们认识一下。”

  纪行又对于文正一礼,“见过于兄。”

  没想到于文正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见过高兄。”

  想来这于文正是瞧不起自己“走后门”才拿到这顶乌纱帽的了。纪行脸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笑笑。

  齐帝道,“刚刚朕问了一问文正习武缘何,读书又是缘何,他说要做点事。高何以,你是怎么想的?”

  纪行叹道,“微臣并无抱负。”

  齐帝皱眉,“抱负?”

  纪行知道齐帝听到这话不喜了,话锋一转,“数百年前高家人也不过手里拎一把锄头,整日劳作。天下人谁不是如此来过。我等读书,比劳作好不到哪去。至于若是能施展出来心中某些想法,又有绩效,也不过就是看到了点收成而已。”

  齐帝沉吟半晌,“文正,你以为高何以这番话如何?”

  于文正对齐帝可不敢冷着脸,“无可挑剔。”

  齐帝笑道,“什么话能无可挑剔?”

  于文正道,“高兄境界太高,我等比不了啊。”

  这话就是捧杀了。不过齐帝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转而问纪行,“高何以,他说你境界很高啊!”

  纪行毫不犹豫地点头,“确实。”

  齐帝与于文正都怔住一瞬间。随即齐帝笑道,“何来如此修养?”

  纪行道,“我与文正兄不一样。我生在高家,家父高寒士所学颇杂,自就跟着家父见过许多东西。所以入仕对我来说,可能就是一场劳作。他人听不明白,可事实就是如此。说到底我没有什么才能,更谈不上修养。可是这天生的东西,贫寒学子可能学一辈子也得不来。”

  齐帝听了半天,发现纪行说的话没有一句有用,又像是处处带着道理,“你可知你要做些什么?”

  纪行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要做什么,只看这风云变幻何时找上我。”

  齐帝是个十分实在的人,不喜听纪行说这些虚的。平日里那些大臣与他推太极,他已经够烦厌,“你回去吧!”

  纪行拱手,“多谢陛下。”

  等纪行回了席,发现齐帝与于文正似乎相谈甚欢,但是这些他已经不关心了。因为他今天给这位皇帝留下的印象绝对不算好。其实不是他不想说点有用的东西,只是没有必要。

  因为他现在说的话,直接会影响到将来齐帝对他的态度。他宁愿说一堆废话,也不愿意因为一句话而埋下祸患。

  可是齐帝明显是想要在诸位大臣还有那三个人才眼前提拔提拔纪行,只可惜纪行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否则他可能会升迁极快。

  又过了一会儿,两个宫女到游焕之这边过来,“请诸位公子面圣。”

  这回齐帝要见的自然是二甲十人。可惜了那些同进士出身的,他们就没有在陛下眼根前说两句话的殊遇了。

  游焕之拍了拍纪行,笑笑,“该我了。”

  纪行笑笑,“看来游兄要发迹了。”

  等到二甲十人都走了,这边席间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坐着,看着尤为扎眼。齐帝要一一见过那二甲十人,免不得要扯东扯西。没一会儿太阳已经高照上天,纪行稍微扯了扯领子,感觉有点热了。

  再看其他人,他们额头上分明已经见汗,却又都紧紧盯着齐帝那边。妄图齐帝突然注意到他们。

  纪行没有那么多想法,趁着现在还不那么热,赶紧把酒喝光了。

  一场大宴持续了大约到了正午,此时齐帝该见的都见了,该问的都问了。也就差不多到这。加上天气快热了起来,这场宴会便换到了另一个地方。

  等吃过午宴,齐帝先离席,那些大臣也接二连三离席,这些士人才算是自由了下来。只是此地还是有不少文官找着那些士子,相互祝酒。

  纪行没什么兴致搞这些应酬,便一个人坐在一边。

  没一会儿韩孤尧还有游焕之都来了,见到纪行这副模样,都取笑他,“高大人在这喝闷酒?”

  纪行摆摆手,“别闹,什么高大人?”

  韩孤尧与游焕之都算是春风得意,因此体会不到纪行的心境。韩孤尧道,“高贤弟,你去楚州的事,我爷爷给我讲了。”

  纪行笑道,“老爷子怎么说?”

  韩孤尧道,“说是楚州,好去处。”

  游焕之笑道,“可以呀!”

  纪行叹道,“的确是个好去处啊。若是游兄去了那边,定然是混得风生水起,可惜我身上少了些江湖气,不然也会如同游兄这般兴奋异常。”

  韩孤尧解释道,“楚州盗匪横行,确是游兄的好去处。”

  游焕之这就不明白了,“怎么会这样?”

  韩孤尧笑道,“我韩家与高家,算得上是世仇了。于高贤弟而言是龙潭虎穴,于我爷爷而言,那可不就是高贤弟的好去处吗?”

  游焕之震惊道,“你们是世仇?”

  韩孤尧笑笑,“上一辈的事了。再说,我爷爷也没反对我与高贤弟结交。”

  游焕之又说了那句话,“怎么还能这样啊?”

  纪行笑道,“我二叔也不反对我与韩兄结交。往后高家韩家起了冲突,若韩家得势,或许我凭着韩兄这层关系还能活。若高家得势,我必然要保下韩兄。此乃合纵连横之道,互有牵绊才能不至于一碰就折。”

  游焕之听明白了,“原来是这回事。”

  纪行笑道,“不过这也是韩兄性子与我合得来,若是个臭脾气,我也就懒得理了。”

  韩孤尧道,“唉,往后不知道如何了。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些恩恩怨怨,咱们现在就别管了。”

  三人围着纪行,聊得是好不开心。

  一边的公主,高瓶儿,李诵筠也注意到了纪行那三人。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渐渐从状元顾沉鸢,还有于文正那里挪开,转而看向连公主都要注意的纪行。

  就在此时,“太子到!”

  公主对高瓶儿笑道,“太子这两天伤寒,没想到还是拖着病体来了。”

  大家都站端正了迎接太子。

  只见一个面色惨白的年轻人缓缓被人搀扶过来。他身边一个太监似乎听到什么,把耳朵凑到他耳边仔细听了听。随后太监道,“太子说了,诸位免礼!”

  公主凑过去,“你这两天还是留在东宫比较好。”

  太子叹息道,“皇姐,大齐的人才,我哪有不来看看的道理。今晨是实在起不来,不然华清池,我怎么会缺席。”

  太子说话虽轻,可此时静得落针可闻,因此他那虚弱的话音一字不落地到了这些士子耳里。

  公主叹道,“先给太子看座。”

  等到赵牧做好了,他又似乎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高瓶儿不喜欢赵牧,因此一直在和李诵筠拉着话。赵牧看到高瓶儿,微笑道,“瓶儿妹妹。”

  高瓶儿微微一礼,“见过太子哥哥。”

  赵牧虚弱地摆摆手,“虚礼都免了吧,我不是请了关生吗,他怎么没来?”

  高瓶儿道,“他在府里习武。”

  赵牧眼皮微微一抬,似乎不可置信,“他怎么想的?少见啊。”

  高瓶儿笑道,“当然是我哥哥教得好啊!”

  赵牧看了看席间诸位士子,可惜他现在头疼欲裂,看东西难以聚焦在一个点,“哪位是你哥哥?”

  高瓶儿给他指了指,“那边,中间那个。”

  赵牧望去,虚弱地道,“能不能把你哥哥叫过来?”

  高瓶儿就跑过去,“哥哥,太子说要见你!”

  纪行难得凉快下来,实在不想动。只是毕竟是太子,不能不给面子,“我这就来。”

  随后纪行起身到了太子那边。太子看着纪行的脸,笑道,“你教了关生武功?”

  纪行点头,“回禀千岁,关生的武功是瓶儿教的,我来之后不过是稍加指导。”

  太子笑笑,“父皇给我提起过你,说你有胆识。”

  纪行不好意思道,“千岁近来”

  太子摆摆手,叹道,“不碍事,只是伤寒了。”

  说实话,伤寒已经不算病了,搞不好落下一辈子的病根。只是纪行怎么看都觉得他不像是伤寒,“关生给我讲起过千岁。”

  赵牧笑道,“他喜欢叫我牧哥,我也喜欢他这样叫。时候我与他常在一块儿玩,他闯祸,我望风。”

  纪行笑道,“这些他倒是没说起过。”

  赵牧转头对身边的太监道,“我来看看状元郎。还有其余人才。”

  太监轻声道,“是。”

  随后他就单个单个去请那些人才了。赵牧环视一圈,最终眼光落在了高瓶儿身边的李诵筠身上。只是这时候顾沉鸢来了,赵牧没能说什么。

  等这场大宴末了,纪行回到老宅,怜已经等了他一天了。

  游焕之每天不是在醉的路上,就是在买醉的路上,今天还是纪行把他扛回来的。

  怜问纪行,“见到陛下了吗?”

  纪行点头,“见到了,还和陛下搭上话了。”

  怜惊喜道,“真的?陛下说什么了?”

  纪行笑道,“陛下问我读书是为什么,我说为了吃上一口饭。”

  怜愣了愣,“你这不是什么都没说吗?”

  纪行点点头,“当时手里捏着把汗,紧张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啊。”

  其实纪行是真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抱负。哪怕他把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陈词滥调搬出来,也会在齐帝心里留下别有用心的印象。这种印象会直接转嫁道高府之上,直到高寒士头上。

  所以他要么不说,说了就要与没说一样。

  齐帝最多现在不喜,等他做出来点事。或者等他武功再高一点,齐国没有什么能限制他的,他就可以一展身手了。

  纪行这两天明显感觉到自己饭量涨了不少。这说明他的身体又有了变化,直接迈着成熟男人的躯体去了。要知道他现在的骨龄只有十五岁,他想要练成九品高手,只能等自己身体长起来。

  不过现在七品的内力已经足够他用。功力再深厚一点,对他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怜道,“李姑娘呢?”

  纪行道,“跟着瓶儿去了公主府。公主似乎挺喜欢她。”

  怜打趣道,“她不和我抢你了?”

  纪行摸了摸她的头,“不抢了。”

  怜听出来纪行语气的异样,“怎么了?”

  纪行道,“我原本就猜太子可能会和她撞上,没想到今天太子果然多瞧了她两眼。”

  没一会儿就到了晚上。此时远在南方某镇,通过飞鸽传书送来的殿试消息才在这里炸开。所有人都看着墙上那张纸上的内容,自然是大金榜和金榜。

  一个普通黑脸女子路过此处,多看了几眼那大金榜还有金榜,似乎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后她什么都没说,臂上挂着花篮走了。

  高寒士的儿子考了三甲最末的消息就在这不到十日的时间里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寒台那边的高寒士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可是对他来说,这天下许多事本来就是他安排的。至于纪行三甲最末,连他心里一点波澜都掀不起来。

  高寒士坐在书房,案上摆着一张信纸,他迟迟没有落笔。这封信他是想写给纪行的,却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他放下笔,叹一口气,“何以,看你的造化吧。”

  一阵风送过来,拂乱了案上几张宣纸,露出一张写满字的信纸。那张纸上不断重复地写了两个字:季行。

  在高寒士的书房里,挂了一枚羽毛。这枚羽毛太不起眼,以至于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它。但是真正懂得这枚羽毛意义的人,一旦看到,恐怕就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只可惜如今知晓这根羽意义的人,已经不超过五个人了。而且这五个人,基本很难会聚在一起。

  于管家自从纪行走后,就整天坐在门口的阶梯上望着,也不知道他在望什么。随后他回头看了看老爷书房里那一根羽,嘴里喃喃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负刀》,


  (https://www.tiannaxs.com/tnw93185/6990385.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