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梁道 > 第115章 抬尸上殿

第115章 抬尸上殿


  而且他们觉得,一旦洛阳出兵去北方镇压叛乱的话,大梁必定会乘机进攻,到时候都城恐怕不保了。

  听着众多大臣议论纷纷,胡太后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总感觉他们谁说的都很有道理,到最后却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宇文肱也听出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反对出兵,他们宁肯偏安洛阳,也不愿意将北境失去的疆土夺回,能征善战的鲜卑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懦弱无能了?

  “太后,微臣还有一事禀告,北方柔然正在集结大军准备趁乱进攻,还请太后出兵。”

  若是叛乱无法让胡太后出兵,那么宇文肱就把柔然给加进来,不信胡太后不动容。

  一听到柔然二字,胡太后脸上的神色也变得异样起来。

  倘若叛乱还未平定,又来了一只饿狼柔然,那大魏可就真的陷入为难中了。

  以宇文肱所言,出兵是必然的,但胡太后又担心朝廷要是真的出兵,这南方兵力必然空虚,要是大梁乘机进攻,都城可就危险了。

  还真的是骑虎难下了!

  见胡太后左右为难,中书令郑俨便知道该他出马了。

  郑俨侧身走出来拱手道:“启禀太后,臣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哦?是什么?”胡太后急忙询问。

  “太后应该记得,臣之前对您提起过,大梁的三位皇子还没有走,也就是说与大梁的议和还有可能,只要和大梁的议和达成,那么大梁便不会出兵进犯,大魏也可以出兵了。”

  郑俨的话刚说完,众臣纷纷赞同起来,虽然他们不喜欢郑俨这个人,但这次郑俨说的很有道理。

  只要满足的大梁的条件,大梁便不会出兵进犯,他们也可以专心的对付叛乱和柔然了。

  胡太后也觉得郑俨说的在理,虽然她还是不愿意和大梁议和,但如今火烧眉毛了,也不能顾及那么多了。

  再说了,大梁不就是要几座城池嘛,给他们就是了。

  胡太后立即派人去请萧综和萧续,深怕晚了点,萧综等人就离开洛阳了。

  当萧综得知被召如皇宫的时候,便知道议和之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这也多亏了八弟萧纪从中谋划,要不然还真的办不成。

  由此可见,小人有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萧综和萧续到了大殿中,胡太后就提及议和的事情,答应将荆州等长江上游的几座城池划给大梁,而大梁要做的便是在十年之内不进犯大魏。

  胡太后的这个要求,让萧综都觉得可笑之极,区区几座城池就想要换取两国十年太平。

  要知道在大魏没有发生叛乱之前,大魏每年都会和大梁发生战争,从来不给大梁任何喘息的机会。

  现在大魏有难,大梁没有趁火打劫算是不错的,胡太后还想十年之内两国互不侵犯。

  估计等大魏肃清了内乱,不需要十年,大魏就会立即攻打大梁。

  所以,萧综自然据理力争,将十年降为三年,如果胡太后真的想要十年太平日子,就必须将北徐州一带划给大梁。

  胡太后怎么不知徐州对大魏的重要性,肯定是不同意的,最后还是答应用议和换来三年的太平。

  萧综明白,这是大魏的缓兵之计,同时也是大梁的缓兵之计,估计也就来年开春,大梁就会对大魏出兵了。

  但通过议和能够白白得到数座城池,倒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很快议和就顺利的结束了,胡太后也答应宇文肱择日出兵去镇压北境的叛乱。

  此举也是为了威慑柔然国,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就在要散朝的时候,萧宝寅突然走了进来,而后身后还跟着几个人,这几个人抬着一个人进入大殿。

  胡太后一惊,生气的喝道:“萧宝寅,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抬着一个死人来到大殿之上。”

  萧宝寅面色阴狠,双目中更是透着浓烈的寒意,走上前抱拳道:“太后,臣的次子萧权枉死,还请太后替臣主持公道。”

  “什么?”胡太后有些讶异,更有些疑惑的问道:“萧大人,你的儿子不是被奴隶用匕首刺死的嘛?而且那个奴隶都已经死了,还需要哀家主持什么公道?”

  萧宝寅冷声道:“回太后,臣回去之后让人仔细的查验过了权儿的伤口,发现并不是匕首造成的,而是箭矢,只不过权儿中箭后,箭又被拔走了而已。”

  “中箭而亡?”

  “是的,所以臣亲自带来犬子的尸体,请太后主持公道。”

  “此话怎讲?”

  “犬子既然是中箭而亡,而奴隶手中只有匕首却没有弓箭,也就是说,是朝中的某位大臣杀了犬子,臣肯定太后彻查此事,将杀人凶手抓出来。”

  昨日秋猎的时候,围场可谓是乱糟糟的,萧宝寅平日又和好多大臣交恶,想必其中肯定有人想要加害他和家人。

  不管是谁,谁敢杀他的儿子,萧宝寅必须要这个人血债血偿。

  众大臣也是议论起来,他们的亲友被几个贱奴杀了,他们也就认了。

  但萧宝寅的儿子萧权却是被弓箭射杀的,这必须调查清楚,免得让杀人者逍遥法外。

  胡太后也是着实的生气,昨日秋猎是她精心安排的一场游戏,却没想到竟然有人利用它来杀人。

  纵然平日里她不是很喜欢萧宝寅,但胡太后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随即胡太后点头道:“萧大人也算是三朝老臣的,对大魏也是忠心耿耿,如今萧权被害身亡,还请节哀顺变,哀家也会让廷尉署着手调查,一定会给萧大人一个交代。”

  “多谢太后。”萧宝寅拱手道:“但是臣不希望大魏的官员来调查此事,担心有人徇私舞弊。”

  “你这是什么话?不让廷尉来调查,还有别人嘛?”

  “有,素问大梁豫章王萧综擅长刑狱,臣恳请太后恩准,让萧综调查此事。”

  对于大魏的官员,萧宝寅压根就不信任,他们全都是官官相护,最后调查只会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而在场所有人中,也只有萧综最擅查案,交给他来调查,萧宝寅心中才放心。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梁道》,


  (https://www.tiannaxs.com/tnw91653/688685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