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原来不是西游 > 第一百一十三章高老太爷的私心

第一百一十三章高老太爷的私心


  跟着高老太爷的那个少妇悄悄走到朱老三身边,心疼地看着他,抽泣地说道:

  “三郎,你这是何苦呢?”

  这个女子正是朱老三的妻子,高老太爷的独女高秀兰。

  朱老三看着眼前的女子,苦笑道:

  “小娘子,你是知道我的苦衷的,我做这么多也是为了我们的将来。”

  高秀兰埋在朱老三的怀中,小声抽泣着,说道:

  “我懂,但是你也不能这样对父亲啊!”

  朱老三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

  还没等朱老三说完,高老太爷大声喝了一句:

  “秀兰,回来!”

  高秀兰看了一眼朱老三,再回头看了一眼高老太爷,依依不舍地回到高老太爷身后。

  高老太爷给个朱罡烈行了个礼,说道:

  “朱兄弟了,这次多亏你和孙兄弟帮忙,解了高老庄之危,彻底根除了黄风岭山上的山贼,请受某一拜。”

  说着就想跪地行大礼。

  朱罡烈连忙拉住高老太爷的手臂,说道:

  “高老太爷折煞我们了。”

  高老太爷面有难色说道:

  “我知道鲁兄弟的死,朱老三多多少少得付上责任,但是这朱老三毕竟是我的女婿,老头子希望朱兄弟能饶他一命,至于孙兄弟,如果真的……”

  高老太爷迟疑了一会,继续说道:

  “我是说如果哦。如果孙兄弟的眼睛真的治不好了,我愿意照顾他一辈子。”

  朱罡烈没有接话,转头看着长孙大圣。

  其他人也都纷纷把目光注视到长孙大圣身上。

  长孙大圣淡淡地说道:

  “高老太爷,我的眼疾是因为蜀老大,与高家庄无关。我也知道导致鲁兄弟死亡的那个机关是牛老二装的,他现在也已经伏法,至于朱三爷,他毕竟是你庄上的人,怎么处置我不便过问,修整几天后,我们就不在庄上打扰了。”

  高老太爷听了这话,心中更加羞愧。

  昨天晚上,女儿高秀兰就哭哭啼啼地找到高老太爷。

  原来朱老三原本也是个本分的庄稼人,但是在家乡遭受到不公的待遇,无奈离开了家乡,路过黄风岭的时候,被挟持至山寨。

  朱老三能说会道,与蜀老大一见如故,于是就在黄风岭入了伙,从小头目,到军事,乃至做了黄风岭的三当家。

  但是朱老三对于蜀老大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人并不认同,在他的坚持下,黄风岭的作风慢慢地变成只求财不杀人命,对于周边的村庄基本上只要有供奉不再骚扰,黄风岭易守难攻,官府尝试过几次围剿,损失惨重,却连山门都没有摸到,再加上黄风岭只针对过路人,对周边的村庄基本上没有动作,于是官府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混进高家庄做上门女婿也是朱老三的主意,原本是想着给自己等人留条后路,但是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朱老三就想着要摆脱山贼的身份,但是高家庄里的人关系十分复杂,错根盘节,如果要劝服高老太爷举家迁徙,势必会带上庄里的大部分人员,这花费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在得知有人出大价钱围捕几个大唐人,并且这几个大唐人身上还藏着异宝,朱三爷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就策划了这一切,只是没想到竟然阴沟里翻了船,导致整个黄风岭山贼的覆没,这是他当初万万没有想到的。

  高老太爷看着在自己眼根子前哭哭啼啼的女儿,很是心疼,于是决定保朱老三一命,想着如果长孙大圣等人坚持让朱老三陪葬的话,自己就以命相抵。

  高老太爷想到了一切可能,但是没想到长孙大圣竟然如此大度,顿时惭愧万分,看着朱老三的眼神渐渐发冷,身子开始动了。

  高秀兰也是个机灵的女子,觉察到父亲的态度有些不对,就想伸手拉住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一把甩开高秀兰的手,回头瞪了她一眼,高秀兰顿时不敢说话,只能急切地看着朱老三。

  朱老三从高老太爷的眼神里看到了浓浓的杀意,顿时有些慌神,突然想到什么,说道:

  “朱兄弟,听说你们身上带着长生不老的丹药,可以给孙兄弟吃一颗,看看效果。”

  “长生不老的丹药?”

  长孙大圣喃喃自语,而后问道:

  “你听谁说的?我们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丹药?”

  这下换到朱老三奇怪了,说道:

  “蜀老大曾偷偷告诉我,那个大势力说过,你们这次和亲不但带了很多金银珠宝,还带了一颗长生不老丹药作为嫁妆。我本来是不信这世上有什么长生不老丹药的,但是蜀老大却坚信不疑,因为他曾经跟一个方士炼过丹药,对于此道很是迷信。”

  “蜀老大还炼过丹药?”

  朱罡烈问道。

  朱老三看到高老太爷没有继续往前走,稍稍松了一口气,赶紧回答道:

  “是的。蜀老大曾经跟我说过,他从小跟着一个方士,对炼丹之道十分向往,可惜这个方士在一次炼丹中自焚而死。”

  “炼丹嘛?”

  朱罡烈喃喃自语,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炼丹,灼眼。”

  朱罡烈说了一句“我出去一下”,就急冲冲地走了出去,留下高老爷子几个人面面相觑。

  高老太爷让人将朱老三带回地牢,高秀兰刚想说什么被高老太爷一瞪眼咽了回去。

  长孙大圣也在高知武的搀扶下回到了房间。

  话说朱罡烈走出地牢后,直奔厨房,要了一些菜油和……盐块。

  对,就是盐块。

  古代的海盐、湖盐、井盐,大体都是取卤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

  《周礼·天官冢宰篇》记载:周代天官冢宰的下属中设有“盐人”,其职责是“掌盐之政令,以共(供)百事之盐”。当时,祭祀时供奉“苦盐”和“散盐”,“苦盐”就是产于盐池的颗盐,味苦,“散盐”是“煮水为之,出于东海”的海盐;而王者膳食中则用饴盐,即“盐之恬者”,据说就是戎盐,即产于西北地区内陆的岩盐;接待宾客则用“形盐”和“散盐”,“形盐”据说是“盐之似虎形”者,当是一种重结晶的再制盐。可见周代时已开发了多种盐的资源,并进行了初步的适当加工。


  (https://www.tiannaxs.com/tnw88631/643762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