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原来不是西游 > 第三十五章诗词手抄本(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诗词手抄本(求收藏)


  现在的朱罡烈并没有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只知道眼前的这两位都不能得罪,拿起酒杯,说道:

  “虽然是不知者不罪,但是我还是自罚一杯!”

  说完仰头一口喝了下去。

  这汝南公主不由拍手叫好,说道:

  “朱罡烈小郎君可真是个爽快人!”

  李澜岚也拿起酒杯,笑着说道:

  “在这满月楼只谈美食不谈其他,为了这道卤肉,我敬朱小郎君一杯!”

  汝南公主也想有样学样,倒了一杯酒,被李澜岚白了一眼后,只能拿起边上的茶,说道:

  “我以茶代酒,也敬朱小郎君一杯,只为这美味卤肉!”

  褚彦甫也笑着说道:

  “我也为这道卤肉佳肴敬朱小郎君一杯,希望朱小郎君再接再厉,再创美食!”

  这汝南公主一听朱罡烈还有其他的美食,顿时眼睛发亮,说道:

  “朱小郎君,你还藏着什么美食,我一定要第一个吃到!”

  朱罡烈无奈地看了一眼褚彦甫,就知道给自己惹麻烦,这皇家的人可不好伺候,一不留神就会没了吃饭的家伙,但是只能回应道:

  “到时候一定通知汝南公主,当然通知的事情就交给褚彦甫小郎君!”

  朱罡烈聪明地将皮球踢回给褚彦甫,褚彦甫恨恨地瞪了一眼朱罡烈,看到汝南公主期待地看着自己,只能无奈地说道:

  “褚彦甫记下了!”

  看来,这汝南公主在褚彦甫心中也是个扎手的人物。

  这时李澜岚也笑着说道:

  “褚小郎君,到时候可不要忘了我哦!”

  褚彦甫强笑道:

  “一定一定!”

  说着又看向始作俑者,那朱罡烈正淡然地喝着酒,吃着菜。

  吃着吃着,李澜岚抬头问道:

  “褚小郎君,听说不久前,你们家的‘金丝坊’的酒令会上出现了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有一首叫做《玉纤弹处真珠落》的最后获得了魁首,是不是?”

  褚彦甫听到李澜岚说出“你们家的‘金丝坊’”时,不由苦笑道:

  “李大小姐,我的李姑姑,你可不要在我父亲面前提这几个字,不然他真的会将我赶出家门!”

  李澜岚还没说什么,这汝南公主倒是发话了:

  “这长安城哪个不知道你是那‘金丝坊’的幕后老板,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褚彦甫无奈地说道:

  “不管私下里怎么传,只要不摆在明面上,都有回旋的余地!唉,真羡慕大圣啊,他不管做什么事,齐国公倒是一点都不管,他在‘金丝坊’可也有份额!”

  李澜岚听到褚彦甫提到长孙大圣的名字,喃喃道:

  “小猴子还是经常在‘金丝坊’过夜嘛?”

  褚彦甫连忙说道:

  “李大小姐,你是了解大圣的,他去‘金丝坊’只是找我喝酒,这‘金丝坊’的庸脂俗粉,他哪里看的上呢?”

  “庸脂俗粉?”

  李澜岚笑了笑,说道:

  “你们‘金丝坊’可还有个头牌花魁,听说就连号称‘花间客’的褚小郎君你也拜倒在石榴裙下!”

  褚彦甫尴尬地笑了笑,连忙岔开话题,说道:

  “李大小姐,你还不知道吧,这《玉纤弹处真珠落》就是你眼前这个朱小郎君写的!”

  “喔~!”

  李澜岚不由拉长声线地看着朱罡烈。

  朱罡烈一直吃着东西,丝毫没有加入褚彦甫与李澜岚话题的兴趣,可是这话题还是不由自主地回到自己身上,看来这褚小郎君与自己前世有仇,就是喜欢把自己当做话题转移的跳板。

  朱罡烈只能说道:

  “拙作而已,让李大小姐见笑了!”

  汝南公主语出惊人,说道:

  “朱罡烈,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你藏的可真深!”

  朱罡烈不由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搞的你好像看懂过我一样。

  表面上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异常,只是傻呵呵地笑着。

  李澜岚接过褚彦甫递过来的小本,上面记录着每次‘金丝坊’酒令会上获得好评的诗词。

  李澜岚翻到记录诗词《玉纤弹处真珠落》的那一页,轻轻读到:

  “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李澜岚不由赞叹道:

  “果然是一首好词!”

  看着朱罡烈的目光都变了。

  汝南公主听了这诗词,倒是没有什么感触,毕竟年纪还小,说道:

  “勉勉强强还过得去!”

  朱罡烈只当没有听见,默默地喝着酒吃着菜。

  李澜岚捏着手中的小册子,看着褚彦甫说道:

  “褚小郎君,能不能把这本诗词集送给我?”

  褚彦甫露出为难地表情,说道:

  “李大小姐,不是我舍不得,前几次酒令会上的诗我都曾抄录给你,这本是我自己保留的原稿,如果你想要,我等下叫人誊抄后,送到你府上!”

  李澜岚自然不想为难褚彦甫,见他这么说了,只能点了点头,毕竟他答应自己会誊抄一份给自己。

  朱罡烈对于两人对手抄本这么在意,有些奇怪,问道:

  “褚小郎君,这诗词集还要手抄嘛,你干嘛不干脆多印几本,出个诗集什么的,不但能卖钱还能打响‘金丝坊’的招牌!”

  “噗呲!”

  汝南公主都笑出声来:

  “朱罡烈,你是不是傻啊,还说多印几本,你可知道印刷的印板价格,做这样一本诗集的印板,这钱可是超乎你想象!”

  褚彦甫没想到这汝南公主还知道印刷的印板价格高,但也没多想,对朱罡烈说道:

  “朱小郎君,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将酒令会上的诗词编写成册,就算不赚钱也可以打响‘金丝坊’的招牌,但是印刷的成本实在太高,除了价格昂贵的印板,印墨和纸张也是一笔大支出。”

  “你也不用想着可以将诗集的价格定高来抵消成本,要是售价过高,那些读书人就会相互抄借,就怕他们只抄诗不抄序,既然要名气,还不如赔钱赚声吆喝。”

  褚彦甫又仔细给朱罡烈说了说印刷方面的常识。

  原来大唐用的还是雕版印刷术,为了符合印板需要的硬度、耐磨和存放等问题,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最好是黄龙木。

  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而随着印刷的兴盛,好的木材越来越少,而好的雕板师傅要价也越来越高,再加纸张价格高昂,所以书的成本水涨船高。


  (https://www.tiannaxs.com/tnw88631/643754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