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血色唐末 >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剑霜寒十四州(求推荐订阅)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剑霜寒十四州(求推荐订阅)


  王洵夫妻二人进入大堂后,官员和将领纷纷赶忙上来行礼,而裴贞依站接受了众将的行礼后,也是抱着孩子带着几名侍女去了女眷们的偏厅。

  厅内的那些妇人们也是在偏厅拱门外空地处,一起带着各自的孩子向裴贞依行礼迎接,特别是裴贞依原先的那些侍女,一个个的都是抱着自家孩子跪地向裴贞依行礼,以示对其的尊敬。

  裴贞依看着自己原先的这些侍女,一个个都是花钗大袖的装扮,她也是一一将其扶起来以示亲近。

  “夫人万福!”

  这时两名穿着小裙衫,三四岁模样人长得娇俏可爱的小姑娘,一前一后的跑到了裴贞依的面前,一起奶声奶气,像模像样的跪地行礼道。

  裴贞依以前见过这两个孩子,知道她们一个是韦庄家的小女儿韦锦文,一个是符存家的大女儿符凤娘,她赶忙将怀中儿子王弘业递给身边的一个仆妇,然后取下头上的两支珠钗,亲手将珠钗帮这两名女孩插在她们的发髻上,并且在口中向两名小女孩夸奖道:“真乖!”

  罗隐家的女儿看到有礼物拿,也是一下子挣脱了母亲的手,跑到裴贞依的面前学着其他两名小女孩一样,跪地一拜奶声奶气的说道:“夫人万福!”

  裴贞依看着忽然跑出来的这名里边穿着个襦裙,外边套着个袄子的小女孩,她也是不知道是谁家的,可是看着模样也是讨人喜欢,她就笑着向其询问道:“你是那家闺女!”

  罗隐的妻子三娘看着女儿忽然跑出去,一时间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听到裴贞依向女儿问话也是不知道出去答话,倒是其女儿直接笑眯眯的向裴贞依回答道:“夫人,我叫罗兰芝,是东城街口罗家的闺女!”

  裴贞依一听就明白,在济阴东城街口的人家,那就只有司马府罗隐的府邸,看来这小女孩就是他的继女了,裴贞依也是听人说起过,淄青司马罗隐因为没有孩子,也是非常疼爱这女孩,在府中经常亲自带着这女孩教她写字。

  此刻裴贞依看着这个俏生生的小姑娘,也是喜欢得紧,本来想也是取一支珠花,可是觉得如果发髻上的钗花和步摇取太多了,那么她的发髻就不好看了,于是裴贞依只好取下一道手腕上金镯子,捏了捏扣子,将镯子口子捏小很多后,这才将金镯子挂在了小女孩白生生的小手上。

  小女孩收到金灿灿的礼物后,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可她起身后,还是高高兴兴的摸着收到的礼物,又重新跑到了母亲的身边。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一大群莺莺燕燕的妇人们,也是在裴贞依的带领下,进入偏厅内去了。

  而王洵这边,他也是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高堂,一个人高踞于上座,左文右武分别在里边厅内安坐,还有一些城中邀请的宾客也是坐在文官们的这边,王洵在堂上顾盼左右,见左边的文臣俊杰,右边的将星灿烂,这次宴会绝对是淄青镇人最多的一次,淄青的文武菁华,可以说基本都位列参与了。

  随着王洵落坐后,乐师们奏起雅乐。

  “来!诸位共饮此杯,以为我淄青镇大定贺!”

  王洵从案桌上拿起一杯酒,高兴的向堂中的文武和宾客大声道了一句。

  “同饮此杯,为使君平定齐地贺!”

  “为使君平定齐地贺!”

  先是高郁大喊了一句,随后众人纷纷跟上,一同起身向堂上因为穿着紫色衣在宫灯的照耀下,仿佛一身紫气王洵举杯贺道。

  堂中众人一起又宴饮至傍晚后,堂中来了一大队歌姬舞姬,她们怀抱着各种乐器,来到堂中后向主坐上的王洵行了礼,然后开始表演起了宫廷宴乐立部伎。

  立部伎比坐部伎的舞乐更为宏大,是唐代宫廷乐舞之一,主要是用于殿庭宴用立奏,一般是在宴会的堂下表演,舞姬乐女演出规模大,场面宏伟而豪华,一般的舞者多的可至一百零人,少则六十余人。

  因为齐地以前的战乱很少,这些舞姬和乐女都是王洵征服齐地三镇后,由天平、泰宁、平卢,节帅府中俘获的,此刻正宴会厅中演奏的正是气势雄壮的立部伎舞乐秦王破阵乐,舞乐时而婉转动听,时而高昂雄壮豪迈,让堂中众人都是热血沸腾的样子。

  宴会大堂中宫灯的光亮映得整个大堂内十分的辉煌,在大厅前后左右的墙壁和各处的屏风上,有各中飞仙美人,童子拜佛,梅兰竹菊,灯影摇曳,侍女拖着长长的批帛穿行厅内,人们置身于大堂其中,喝了些酒后,便好似游离梦境一般。

  武将们听着威武雄壮的舞乐,成群结队来向王洵敬酒,王洵多的喝一杯,少的饮半杯或者只是用酒抿一下嘴。

  文官们今天也是非常的放开,雄壮的舞乐过后,韦庄提议给观察使王洵进献诗文,以助宴会的雅兴,堂中的韦庄、罗隐、皮日休等皆是诗词高手,因为政事繁忙他们已经好久没有作诗行乐了,今天难得由此机会,自然是纷纷附和了韦庄的建议。

  众人文臣中,先是观察使府的主簿郑遨给王洵献上了一首偶题全诗曰:似鹤如云一个身,只忧家国不忧贫。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荣贵人。帆力劈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英雄夜不眠。

  王洵自然明白郑遨诗中的意思,他本是一个闲云野鹤之人,一身所学卖给王洵后,现在春风得意,变相的夸王洵是他的明主。

  在王洵高高兴兴的吩咐录事李道殷将诗词书写成书,他收下郑遨进献的诗后,监察使张道古出来也是向王洵进献他的一首诗上使君,全诗曰: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莫离玉座端。二乱岂由明主用,五危终被佞臣弹。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舆卒未安。谏疏至今可安在?君能更与读来看。

  王洵也是明白监察使张道古没有符合称赞自己,他给了自己写了一首谏诗,他诗中的意思自然是,我的谏书刚刚送到了使君的面前,希望罢免我的黜诏不要接着就从使君的坐处发出,二乱他在诗中是指安史之乱,五危王洵猜他是指让唐朝陷入危亡的藩镇割据、平凉劫盟、奉天之难、甘露之变、黄巢起义,而这些nn的诱发的原因,都是君主不听劝谏所至,而后边的四句意思大概就是,君主西巡是不能使江山稳固的,驾着銮舆出游东边也不能使麾下将士们安心。从古至今正直的言论如今可以在您的这里存在吗?就算存在,你能认真的对待吗!

  王洵微笑着让为人正直的张道古退下,同样也是让录事李道殷将他的诗收录于册中。

  张道古向王洵行礼退下后,罗隐也是来到王洵的堂下,向其献上了一首筹笔驿,全诗曰: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堂上的王洵一看到罗隐出来,心里就发怔,不过他这次给王洵献的诗意思倒是很好,这首诗词一开始的两句,罗隐希望他能做鞠躬尽瘁的诸葛武侯,至于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这两句大气磅礴的词句,他自然希望主公王洵不要自满于现在的功绩,他很讨厌怨恨劝后主投降的蜀臣谯周,不希望淄青镇以后的结局也是如同蜀汉一般。

  “罗司马之心,本使自然明白,罗司马尽管放心的去宴饮吧!”

  王洵明白罗隐的苦心,向其笑着点点头让其退下,也是让录事李道殷将诗写下,收录于书册之中。

  司马罗隐行礼退下之后,自然是判官韦庄出来,礼仪过后,他向堂上的王洵献上了一首关河道中全诗曰: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平生志业匡尧舜,不想沧浪学钓翁。

  韦庄的这首诗词一开始是叙述自己前半生的飘零,最后两句就是在夸王洵,也是在阐述平生辅佐名主开创太平的夙愿,韦庄也是一代诗词大家,一首诗夸得堂上的王洵是喜笑颜开,随后也是让李道殷将其诗作收录。

  听完韦庄的诗句后,王洵也是豪言壮语的说了一大堆,罗隐和张道古赶忙出来以好大喜功的昏君隋炀帝相谏,让王洵做事情应该一步一步来。

  皮日休听到二人以隋炀帝为昏君,他也是出列直接向王洵献进献诗词,名曰怀古全诗是: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nn不较多。

  王洵听完欣喜万分,这些诗词可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啊!今日没想到却是麾下的文臣进献于自己,王洵自然是让李道殷通通收录,等今夜过后就让李道殷将今晚的事情和诗词编成书册,那自然可流芳百世了。

  几首诗下来,看着坐下文臣们以诗词交锋,王洵深深的为这个时代这些文人们的才思敏捷感到钦佩,各种史书古文中章句典故,以及藻词秒句,皆是信手拈来,这是在没有各种络搜索的年代,他们都是从各种枯燥的书籍中,在寒窗下一本一本的苦读,然后牢记与脑海中,还得经常温习,不然到用的时候都没有处找需要的知识。

  正在王洵得意高满的时候,堂中宾客中一个手持念珠一直闭目盘坐的和尚,他看着自己的这些友人,现在竟然是一个个的争相向主位上的淄青观察使王洵进献诗篇,让他更没有想到是,当年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名传天下文人,也知道民间疾苦的秦妇秀才韦庄,现在也是开始向主上献媚了。

  “王使君,我乃坐间韦判官和罗司马之友,法名贯休,不知老衲可否也能献上一首诗,以为使君贺助今晚之雅兴!”

  这和尚看到皮日休退下后,手持念珠不断的转动着来到王洵面前,他行了佛家的礼仪后,看着堂上得意高满的王洵说了一句。

  “大师有此雅兴,本使自无不允之理!”

  王洵看着堂下的这和尚眉目慈祥,又听他说道时韦庄、罗隐他们的好友,自然是允许了,反正像自己麾下的木和尚打仗的这么厉害,那这时代的和尚作诗可能也是不会差。

  叫贯休的和尚,又是单手向王洵行了佛礼后,他不停的转动另一支手中的念珠,开始高声的吟道:献王使君,贵逼人来不,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齐鲁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堂下贯休和尚诗句一出,堂上王洵大也是大惊,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https://www.tiannaxs.com/tnw85896/703215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