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岚华风云 > 18.佛缘测字

18.佛缘测字


  梦晨看云生正在出神,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云生,想啥呢?”

  云生这才反应过来:“没啥,就是遇见了熟人,想起一些往事——”

  “什么样的往事?”

  “就是童年时候,小孩子打架的事情——”

  “哦,是不是像我们小时候过家家一样的?”

  “嗯,差不多吧。”

  俩人边聊边下山。

  因为上山的时候,两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石阶上刻的字了,却没有好好欣赏风景。而下山却不然,俯瞰远方,风景秀丽。

  山下的磐龙湖畔红枫成林,柳叶浅黄,湖水反射初晨的太阳,波光粼粼,犹如仙女洒落的金粉,几只水鸟在林间盘旋,时而俯冲向水面。远处的丘陵上,茶树漫山遍野,几个早起的农民头戴蓑笠,正在忙碌。

  下山的时候,还有人上山。三三两两都是奔着菩萨去的,不是解忧,就是许愿。

  梦晨扬起天真无邪的脸问:“你说菩萨既然想让人们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那他为什么还不断显灵、满足大家的欲望呢?”

  云生听此疑问,也觉得菩萨是自相矛盾,“菩萨肯定有他的道理吧。”

  走了一会儿,云生说道:“难道说,菩萨是为了让人们达到无欲无求的境地,所以不断满足大家的欲望?”

  “这不是南辕北辙么?”梦晨说。

  两个人一起竟然讨论起了哲学问题,一时解不开。

  “梦晨,我想从后面看着你下山。”云生说。

  “为什么?”

  “你在前面走——不要回头。”

  梦晨不明所以,但是还是照做了。

  梦晨一个人在前面走着,云生在后面走着,梦晨走得是正常的速度,而云生却越走越慢,直到停在那里不再走。

  云生自从见到杨威之后,冥冥之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而且想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历,自己的工作,根本配不上梦晨,先前许下的美好的愿望,仿佛刚刚播下的种子,还没来得及覆土就被突如其来的山石压在下面。

  梦晨起初还能听到云生在身后的脚步声,渐渐地,脚步声越来越远,到后来已经听不见了。

  梦晨也没有回头,因为先前约定好了,云生想看看梦晨下山的背影,梦晨也驻足站立,虽然眼睛看着山下的风景,却什么也没有看到,她想象着云生看着自己的样子,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千里,她多么地想转身,奔向他。

  云生掏出手机,给梦晨的背影拍了张照片。然后追了上来,从后面抱住梦晨。眼泪从梦晨的眼睛滴落在云生的手上,梦晨转身,两个人紧紧相拥,仿佛经历了几多的坎坷,终于得以相见。

  “我要永远与你并肩而行,我不要先走,我不要你注视,我要与你一起面对未来——”梦晨哭着说。

  “因为我爱你,所以有时候让你先走;因为我爱你,有时候我先走;因为我爱你,有时候我们一起走。可是无论怎么走,都是因为我爱你。”云生安慰说。

  梦晨突然说:“我明白了。佛家讲因果循环。菩萨之所以是满足大家的欲望,是种下的因,由此达到无欲无求的果。就是通过满足小的欲望,让人们相信菩萨,菩萨借机传经送道,弘扬无欲无求的佛法。”

  “你分析的好有道理——”云生说。

  两人渐渐松开,梦晨拭去泪水,却看见台阶上俩人的影子,很是美好,便对着影子拍了张照片。然后用左手拿起云生的右手,对着阳光摆出一个“心”形,在石阶上映出一颗“心”,像是烙印一般印在石阶之上。梦晨右手拿出手机,对着“心”拍了一张照片,作为证据予以保存。

  拍完之后,欣赏许久,很是幸福。然后转身,开心地拉着云生的手继续下山。这一次,两个人步调一致,并肩而行,走几步相视而笑,满心欢喜。

  却说史总带着玉龙兄妹和杨威来到宝塔,依次跪拜。

  只见老和尚依然纹丝不动地坐在东墙边的桌子前面,面对进来跪拜的信徒,两眼微闭,仿佛睡着,又仿佛在洞悉前来跪拜的人们,却又不动声色。老和尚头发花白,两鬓斑白,眉毛修长,胡须五指有余,两耳下垂,仿佛一位得道高僧。

  老和尚见史总一行四人,常态化地问:“敢问施主,需要红绳吗?”

  “不需要。不过,我们想请大师给测测字。”史总说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活在当下,何幻未来?”老和尚说。

  “若能承蒙大师指点,略知一二,消灾避难,必有重谢。”史总说道。

  “人生而为修行,灾难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唯有如此方能修成正果。”和尚说。

  “佛若能度我等,何不出言相告。还望大师指点迷津。”史总恳求地说。

  “那好吧。既然施主执迷,便测上一测。至于施主能否参透,还要看施主的悟性和造化了。”和尚说话间,拿出了纸笔,放在了胸前的桌子上。

  自然史总先来,他想“俩孩子出息了,终于学成归国,陪在自己身边。今天带他们来就是看看运势如何,好让他们锻炼几载,然后继承家族产业,并将岚华物流发扬光大。”想着,便在纸上写了一个“归”字。

  老和尚看了,史总意气风发,笔力浑厚,笔锋犀利,第二笔没有下沉左下角,而是微微向左上角扬起,大有“吾欲乘风归去,不惧琼楼玉宇”的意思。

  老和尚端详许久,却在纸上写下:“利刃归来,东山再起。”

  史总欲问何意,和尚却是坐姿依旧,两眼复旧微闭,摇头不语。

  玉龙说道:“故弄玄虚。只是看字就能知道将来如何,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我就写我的名字,拆字就是拆名,看你有何话说。”说话间在纸上写了一个“龙”字。

  玉龙只是随手一写,笔画都是蜿蜒曲折,像是蚯蚓在爬,极不用心。

  玉龙本以为老和尚会大发雷霆,没想到老和尚面容依然慈祥,未有半点怒色,真是应了那句“喜怒不形于色”,细细打量,才觉得的确像个得道高僧。

  老和尚端详片刻,在纸上写到:“莫要追龙,方可成器。”

  “我才疏学浅,只听过‘玉不琢、不成器’,却第一次听说‘莫要追龙,方可成器’的说法。”玉凤说着便不想再测,退后一步让杨威先来。

  杨威本不信这些,但是见老和尚挺玄乎,也就起了好奇之心。

  杨威走上前去,心想,“我读书不多,字写不好,加上多年不用笔,写其他的字更显得难看,还不如像玉龙一样写自己的名字,权当凑个热闹。”想着,便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个“威”字。由于杨威自小力气很大,后来又整天习武打架,臂力、手劲都很大,因为用力过猛,纸都被划破,杨威觉得很是尴尬。

  玉凤却很是得意,心想:“看你这次如何忽悠。”

  和尚皱了皱眉毛,抬头仔细端详了杨威一番,却又不语,只在纸上写下:“虎虎生威,不为一女。”

  杨威和众人都是一头雾水,“不为一女”很是难解。

  玉凤看着写下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字,想着,“这和尚竟然当着众人故弄玄虚,只是为了骗人钱财罢了。”便问:“大师,测字什么价格?”

  “一切随心。”

  玉凤听此,不免被震了一惊。

  但是随后嘴角上扬,想出一个坏点子来捉弄老和尚。

  玉凤在纸上写下“假”字,意思是说“老和尚,别再这里招摇撞骗,太‘假’了。”

  老和尚微微一笑,抬笔写道:“假手于人,何不信人?”

  玉凤听此,红了脸,感觉心思被老和尚看透。

  史总等人笑她自作聪明。

  玉凤觉得很是丢脸,便拿了写字的纸张,扔下100块钱,转身出了宝塔。

  其余史总等人也都大方地给了香火钱,转身出去了。

  驱车下山,便到山南的禅意小镇去逛一逛。

  禅意小镇的建筑错落有致、别具风格,全部都是古式建筑群。小镇分南北,中间鸡龙河横贯东西,河水清澈,东起磐龙湖,向西注入沭河,一年四季不断流。L城的河流很是特别,全国河流几乎全部自西向东流,恰恰L城的河水向西流。河水两岸植被繁茂,沿河镶嵌在河岸上,木质的长廊,曲折纵横,扶栏而立,秋风微微,夹杂着河水的润泽,沁人心肺,看水中鱼儿游来游去,别有一番情趣。

  最好乘一艘小舟,泛舟在碧波荡漾的河水之中,自上而下,悠然漂流,速度不快,两岸风景缓缓往后流过,犹如时光流淌,阅尽凡间人烟一般。

  史总一行刚刚停稳车,便听到钟声响起,朝钟暮鼓建于禅意小镇的南大门,分立大门两侧的城楼之上,钟楼高耸,比城楼略矮,城楼正中间上书八个大字:“卧佛圣地天下奇观”。

  朝钟暮鼓响起之时,声音浑厚有力,可以穿透得很远很远,应是到了卧佛山上,有了回音,徐徐传来,与后来的声音相叠加,更加浑厚,钟、鼓楼上停止敲打,声音却不绝于耳,应应绕绕,回荡许久。

  小镇有很多商铺,文旅、小吃、古玩、衣店、戏曲话剧演出、纪念品等等等等,可以说无所不有。钟声响起之后,游人渐渐增多,大多商铺都以钟声为点,开门迎客;以暮鼓为号,关门谢客。中午最是热闹,游人如织,挤都挤不动。


  (https://www.tiannaxs.com/tnw84366/290772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