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铁骨晋风流 > 第二十二回(上)

第二十二回(上)


  第二十回 司马邺忍辱乞活 众臣子异心逼死

  平阳城头,“汉”字大旗高高飘扬,城池周边却一片萧瑟,饥民遍野,衣不蔽体。

  此汉非彼汉,匈奴刘渊起兵后很快称帝,并打起了“大汉”的旗号:匈奴王氏一直与前汉皇族通婚,归化又后改姓刘氏,于是刘渊声称身上流淌着大汉血脉,自己是在“兴复汉室”。刘渊还煞有介事的供奉起了历代汉帝,从高祖刘邦到世祖刘秀,甚至连刘备和刘禅都没放过。

  这一举措十分有效,好多寒门士子和百姓转而支持“大汉”,也正是这个“大汉”,两度攻破晋都、俘获晋帝。称雄赵魏的石勒,名义上也是“大汉”天子的部下,各地作乱的贼子,也都喜欢挂个“大汉”头衔。与后世想象不同,两晋之际若以“汉人”自称,绝对是谋反的重罪。

  刘渊已经病逝多年,当今的“大汉”天子,是刘渊的四子刘聪。当初刘渊死后,继位的是长子刘和,为收拢权力,他刚登基就发兵诛杀自己的兄弟。老二、老三相继被刘和杀掉,刘聪却打败了刘和的军队,最后反把刘和杀了。

  刘和诛杀兄弟的行为毫无预兆,刘聪根本没想到,更没想到自己能够击败刘和,一时不知所措。群龙无首之际,刘聪成了最佳人选,他早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这次又诛杀了暴君,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拥立。刘聪心中不安,便立自己的弟弟刘乂为储君,以此来安抚其余兄弟。

  随着政局的稳固,刘聪立自己儿子为嗣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和刘乂的关系随之越来越僵。就在刘曜攻陷长安后不久,刘乂被污以谋反,遭到诛杀。刘乂的亲信士卒一万五千多人都被坑杀,刘聪控制的疆域内一时人心惶惶,叛乱四起。

  平阳一带近来又遭遇了天灾,百姓流离失所,群臣劝谏不止,刘聪却不以为意,依旧恣意妄为。眼看秋高气爽,正是禽兽上膘的季节,刘聪一时兴起,盛装出猎。

  胡廷典章不齐,没有太多讲究,但排场一点也不小。骏马精兵,披红挂绿,锦衣华盖,甚是威严。本地百姓聚过来看热闹,起初注意力都在排场上,直到有人认出了队伍中的一个人,消息传开后,不时传来一阵唏嘘。

  只见那人身着戎装,一副兵将打扮,表情木然,手持长戟,走在队伍前面开路,却是大晋天子司马邺司马邺刚十七八岁,被俘后被刘聪任命为光禄大夫、怀安侯,受尽了屈辱。

  洛都沦陷时,司马邺还未成年,历尽千难万险才逃到长安。到长安后,司马邺又遇到了太多不理解的事,当时苦闷至极,如今却心如死水,再也泛不起涟漪。

  围观的百姓中有不少遗老遗少,见此情景悲不自胜,失声流涕者举目皆有。刘聪听到了动静,掀开车上的窗帘,扫眼看了看,又一脸不悦的甩下窗帘。

  “这帮死脑筋,得找机会给他们开开窍”刘聪自言自语道。

  刘聪每次出猎都要玩上好几天,有时甚至待一个月,直到兴尽才回去。此番来到猎场,刘聪照例先在行宫大摆筵席,与众文武饮酒作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甚是痛快。

  宴酣之时,刘聪看向殿外,狡黠的一笑,指着一名执勤的侍卫喊道,“嗨,你过来。”

  众人循声望去,不觉变了脸色,那侍卫不是别人,正是司马邺司马邺闻令一楞,略显惊恐的四下望望,见刘聪正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又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

  “快过来”刘聪面露怒色,大声催促道。

  司马邺惊的一哆嗦,慌忙往殿内走去,刚到门口却被其他侍卫拦下,卸了兵刃又搜了身,才放他进去。在座有不少晋时旧臣,他们有的是被俘虏的,有的是在家被强征来的。见此情景,这些旧臣大都眉头紧皱,放下了餐具,坐正了身子。

  待司马邺来到近前,刘聪表情戏谑,用眼神朝桌上的酒杯示意了一下,吩咐道,“斟满”

  司马邺不敢不从,恭恭敬敬的端起酒壶,干起了侍女的差事,将刘聪的酒杯倒满。见此情景,在座晋臣头都抬不起来了,还有些人侧着头以手遮面,不忍直视。

  刘聪端起酒杯,对群臣说道,“当年高祖斩白蛇、除暴秦,救苍生于水火,创下了大汉基业,本该万世为君。孰料曹贼作难,逆天而为,终被司马家篡位,可谓咎由自取。天命有常,逆之必亡,司马家自相屠戮,以让圣朝。如此观之,大汉再兴,岂非定数”

  群臣起身齐呼“万岁”那些晋臣也被迫起身附和,刘聪满意的笑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喝完之后,刘聪一把将酒杯扔进司马邺怀里,傲慢的吩咐道,“洗干净。”

  群臣刚刚落座,见状又是一愣,齐齐看向司马邺。司马邺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正是天真叛逆的年纪,昨日为君,今日为奴,换谁都难以接受。

  司马邺捧着手中的杯子,嘴角稍稍抽搐一下,继而似笑非笑地回道,“臣领旨。”说罢,司马邺捧着杯子走下堂,准备去找水,嘴角始终残存着一缕微笑。


  (https://www.tiannaxs.com/tnw78398/10013976.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