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太平令月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何人可信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何人可信


  贞观殿外,文昌左相姚元崇静静地等候着。他锦衣玉带,肃然挺立,玉带上挂着的绣花布袋散发着沁人的香气。袋子里藏着一枚金龟符,这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的配饰,也是自由出入宫门的凭信。

  “大人,”上官婉儿来到殿外,向他微微屈膝以示敬意。“陛下有旨,宣您进殿。大人,请吧。”

  “有劳了。”

  姚元崇双手理了理幞头,便跟在婉儿后面进入大殿。大殿门口的木头门槛横得很高,他只得慢慢地跨过去,然后作小步急趋状直至皇帝跟前。

  “臣,姚元崇,觐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之,平身吧。”

  “谢陛下!”

  武则天端坐在大殿正中,她外面是一件圆领金袍,金黄的硬脚幞头正中镶着一块大大的羊脂玉。腰间还挂着一个金色香囊,还有一块圆形玉佩,雕成了一条张牙舞爪的蟠龙。

  “元之,今天叫你来,是为了你先前所奏关于整编沙陀及吐谷浑部落的事情。朕再三思虑,深觉此策为上上良策。元之不愧为朕的股肱之臣,朕没有看错你。要是朕的宰相个个都跟你这么机敏睿智,何愁天下不定、四海不宁啊?”

  姚元崇连忙拱手答谢:“陛下过奖了,臣诚惶诚恐。”

  武则天哈哈大笑,摆了摆手。“来人,赐座!”

  一位年轻的丫鬟应声而来,将一个椅子搬到宰相身后。姚元崇谢过皇帝,小心地坐下,双手置于膝上,腰板挺得笔直。

  待他坐定,武则天接着说道:“元之,这件事,朕还有一个疑虑。”

  “陛下请明示。”

  “戎狄之人,素来悍勇,以之抵御突厥,此计甚妙。但按你所说,将他们整编称一支锐旅,交由他们的首领来指挥。朕实在是很难放心。”说完,她叹了口气。

  姚元崇思咐片刻,询问:“陛下,您是担心他们会叛变?”

  “可不是嘛!”武则天点点头,“元之,你还记得程务挺吗?”

  宰相顿时心头一紧。“臣记得。”

  皇帝扬天长叹了一声,“唉,想当初,朕对他程务挺是多么信任,把边关十多万将士放心地交给他指挥。谁曾想,他竟然暗中勾结內史裴炎作乱。兵者,国之重器,非忠贞之人不可交予。汉人将领尚且有逆反者,何况胡人呢!”

  姚元崇眉头紧锁。当初徐敬业扬州叛乱时,內史裴炎被人弹劾称暗中勾结叛党。武太后当机立断,下令处死裴炎,籍没全家。当时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正在北方前线,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咄禄作战。听说好友裴炎被下狱,便手书一封,快马传至神都,在信中慷慨陈词一番,协力替裴炎辩护。当时大唐北有突厥入侵,南有扬州叛乱,首席宰相裴炎还涉嫌暗通叛军,可谓是风雨飘摇。身为太后的武则天此时非常害怕手握重兵的程务挺叛变,便急招程回京。待其归来,便以谋反罪处斩,籍没全家。现在武则天当着首席宰相姚元崇的面旧事重提,可见她对外人带兵的顾虑有多重。姚元崇此时感到自己就站在一层薄薄的冰面上,一个不小心,哪怕说错一个字,都有可能栽进冰窟窿里淹死。

  “那陛下的意思是?”

  武则天说道:“就依你所说,将这些戎狄之人编成一支新军。但统兵将军应由亲信之人统领。”

  首席宰相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他不赞成,武则天心想,但他不敢说。“元之,你有何想法,尽管说出来。朕想听听你的谏言。”

  姚元崇拱手回道:“陛下所言甚是。只是臣暗自担忧,若以汉人作为将领,只怕那些胡人不服。”

  “不服,难道还能造反吗?”武则天有些不高兴。

  “不不不,那倒不至于。”宰相连忙站了起来,“陛下有所不知。沙陀人和吐谷浑人都是亡国遗民,他们举族被迁到灵州,可谓是背井离乡,在此情况下整个部落显得十分的团结。若是让外人来统领他们,只怕难以凝聚人心。人心不齐,只怕不会有什么斗志啊!”

  武则天感到闷闷不乐。说了半天,还是想把指挥权交给外人。这个家伙,怎么就这么楞呢!

  “那以你之见,可有合适的人选?”

  姚元崇没有听出她话里的不满与无奈,赶忙进言。“回禀陛下,沙坨部落首领沙陀忠义,十分骁勇,深得沙陀人的尊崇。若是能把沙陀人整编起来,以沙陀忠义为将,必能成为一支劲旅。”

  是的,一支劲旅,一柄锋利的宝剑。只是持剑的人却不一定是个信得过的人,有朝一日把剑刺向我也说不定。“沙陀忠义,”武则天沉吟,“为何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耳熟。”

  “哦,回陛下,他就是将作大监沙陀忠信的亲弟弟。”

  武则天恍悟,“怪不得,原来是这样啊!”她顿时感到放心了一些。沙陀忠信在皇宫里效力多年,一直都是皇族最依赖的金匠大师。这么多年以来,皇亲国戚无一不对他那登峰造极的技艺赞誉有加。对于沙陀忠信家族的忠贞,武则天还是很放心的。何况有哥哥在皇帝身边待着,做弟弟的带兵在外,哪怕动了贰心,也得先考虑一下亲哥哥的项上人头啊。“若是这俩兄弟都能为朕所用,尽忠职守,岂不是美事一桩?”

  姚元崇连忙赞道:“陛下圣明!”

  “嗯,”武则天点了点头,下定了主意。“婉儿,替朕拟一道制书,令沙陀忠义着即进京,朕要见他。”

  “诺!”

  上官婉儿立刻展开一面纹有紫金蟠龙的丝帛,一阵行云流水般的笔墨飞舞,制书便写就了。武则天接过紫金帛书,对婉儿的杰作感到非常满意,便令人取来国玺,在帛书左侧盖上印章。

  “即刻交由鸾台审定,从速下发。”

  “诺,臣这就去办!”

  姚元崇高兴地接过制书,拜谢而出。送走姚元崇后,上官婉儿来到女皇身边,微笑着说道:

  “陛下,要不今天先到这儿吧,该歇息了。”

  武则天欣慰地笑了,她伸了伸双臂,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腰身。婉儿赶忙上前,轻轻地帮她捏了一番。她顿时感到舒坦了许多,对婉儿笑道:“婉儿呐,朕真是老了啊!才坐了这么一会儿,就有些吃不消喽!”

  “陛下说笑了,您哪里老呢,奴婢可看不出来。那佛祖都说了,您还得接着坐它个九千九百年呢!”

  “哈哈哈,可饶过朕吧!”武则天隐隐地想,那秦始皇、汉武帝不也是被人叫万岁吗?现在不都在棺材里躺着呢!人都机灵着呢,当你的面儿虽然一口一个万岁叫着,背后指不定都已经掰着手指头盼你死呢!“不过这破椅子,朕还得再坐会儿。婉儿呐,传旨,叫来俊臣进来吧。”

  婉儿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诺!”

  没过多久,内卫府大总管来俊臣便来到大殿,急趋至御前。他绯袍皮靴,腰挂银鱼袋,十分麻利地跪到地上三呼万岁。

  “起来吧!”武则天语气平淡,脸上没有一丝笑意,“知道朕为什么叫你来吗?”

  来俊臣那双黑溜溜的老鼠眼珠转了两转,非常小心地问道:“陛下,臣不知。”

  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武则天盯着眼前的特务头子,心中暗自揣测。内卫是一双双眼睛,是一只只耳朵,悄然潜伏在黑暗中,窥探着所有人。作为内卫头领的来俊臣,说他是千里眼顺风耳也不过分。女皇也曾怀疑过自己的秘密在他无孔不入的窥探下能否幸存。

  “朕问你,你曾说狄仁杰、袁智宏等人承认谋反,朕没有记错吧?”

  来俊臣闻之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回陛下,是的,狄仁杰等六人均已认罪,现关押在天牢里。”

  武则天微微一笑,道了声:“拿过来。”

  婉儿应允,从一旁拿来了一团东西。来俊臣感到有些不妙,紧紧地盯着。婉儿依女皇的眼色,拿到了来俊臣跟前,将其展开。那是一块灰白的破布,上面还沾着点点霉斑。破布的一端满是一根根细小的线头,一看就知道这是被人撕开的痕迹。随着破布展开后,婉儿把另一面翻过来,来俊臣顿时大吃了一惊。

  那破布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是一封血迹斑斑的血书!

  “来爱卿,你好好看看吧。这是狄仁杰亲手写的伸冤状!”武则天冷笑道。


  (https://www.tiannaxs.com/tnw67134/2345102.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