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战明末 > 第四百一十三章:朝会

第四百一十三章:朝会


  第四百一十三章:朝会


  而有些官员为了仕途旅顺便也愿意达上他的线,若是能得这位大人在皇帝面前美颜一句,这便几乎可以确定以后飞黄腾达。


  虽未有官阶,这人却在朝堂上下得了个“隐相”的称号。


  而就因为此好多人便对他不满,明明有自己这个丞相在,却又冒出个隐相来,这其实是他这个丞相的耻辱。


  他可还记得十多年前那个人被称为隐相时,就已经把当时的丞相给压成了什么样子,即使后来那人死得很惨,可是这种难受的感觉他还是受不了。


  虽然心中很想将那人弄死,可在皇帝面前他却不会漏出一点点这种心思,世人皆认为他是看不惯罢了。


  “拜见皇帝!”一干大臣在大殿内站立好后齐声下拜道。


  这里不同于其他地方,在参拜之时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不让自己在礼仪上有丝毫差错。


  “都起来吧!”皇帝沉着嗓子道,声音中满是威严,让下面大臣听了不由更加恭谨。


  待众人依次站立,他挥了挥手,便有内侍捧着一个绸布包裹的物事缓慢走下丹陛来到众臣之间。


  这些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此举何意。


  这时却听皇帝道:“这是慈烺发来的急报,你们这都看一下吧!”


  一听是那边发来的急报,众人心中的疑惑便释去许多,那边发生的事确实是了不得的大事。


  “莫非是王爷观瞻九鼎之后,列国惧于我大明天命已经拜服?”一个将军打了个哈哈道,现在也不知他是开玩笑还是有什么深意。


  朱慈烺击败列国得允观瞻九鼎的消息在十几天前的急报传来后,现在在大明上层已经传了个遍,现在这也让许多人心下更为忌惮。


  同时这个重磅消息也不知是谁在推动,现在在北京城内也传了遍,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大明人又会多了个津津乐道的事情。


  此事现在被这大将军在朝堂上说出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


  谁知一向威严加身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居然露出一丝笑容,然后缓缓道:“此事却也与他有关!”


  对此众人心中却无波动,那边传过来的消息与朱慈烺有关也正常。


  可是皇帝特地将朱慈烺提出来,是个什么意思?


  这才是这些大臣们心中需要琢磨的,他们已经混到了大明统治阶级的顶端,如今的他们最需要揣摩的便是君主的心思。


  丞相当然是第一个看那份急递的,而后御史大夫和廷尉……


  除了已知事由的皇帝和他,每一个看过此急报的人脸色都变的异常难看。


  “诸卿既已看过,现在那便就此事说说意见吧!”说这话时目光是看向他的。


  作为丞相,他自然该第一个发言。


  便见他站出来道:“君上,王爷此举……乃是大大的不妥呀!”


  皇帝面无表情,每当臣子发表意见时他都是这个样子让下面人看不透他的心思。


  继续道:“按奏报上说言,后金乃是有备而来,我大明仓促之间如何能胜得过后金。”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正常情况下自然是无法反驳的,可一边的一个人却占了出来。


  “在下本以为丞相会担忧王爷威胁小二国后会坏了与此二国邦交,却未曾想到丞相担忧的却是在这里。”


  别人讽刺,他也不以为意,只听他淡然道:“二国依附于我大明,帮我大明自是理所应当,这帮不上忙自该受罚!”


  这番话却也展现了大国执政的风度,视小国喜怒于无物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丞相气度在下佩服……”这个人笑着道。


  然后便听他话锋一转冷冷道:“可是丞相说王爷之行过于冒失,现在在下却是不敢苟同的。”


  现在面不改色的他就想看这个人能说出个什么来。


  “这地方本就在咱们掌控之中,就算后金胜了又能如何,给不给还不是咱们说了算,相反,王爷却是给了咱们一个机会能够正当占领这个地方的机会。”他踱了几步道。


  “那么后面辽东呢?难道就可以输给后金?”他质问道。


  这话却不是他好回答的,这本就是大明重镇,这如何能轻言放弃,虽然它现在被后金占领着。


  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亲疏敌友来,谁会来力挺朱慈烺呢?现在即便是面对丞相。


  一个老家伙站了出来,对着皇帝一拜后才道:“陛下明见,王爷此举虽是莽撞些,但却也展示出我大明气吞天下之气魄,任他百般谋划,现在咱们接着就是,咱们那管那些不着调的。”


  说道这里他还斜视了这些人一眼,位置到了他这个地步是根本无惧丞相的施压的。


  至于他提出的那个问题却被大将军有意无视了,这把丞相大人气得不轻,自己暗骂这些老匹夫脸皮够厚。


  到这里皇帝是不发一言,摆明了让众人继续说下去。


  剩下还未发言的还有廷尉御史大夫,还有柱国大将军。


  正当两个将军时,却发现对方也正看着自己且嘴角有莫名的笑意。


  现在大将军暗道不好,便见洪承畴一步跨出来到大殿中央道:“君上,王爷乃黄口小儿,其武断行径,实为我大明招灾之举!”


  他的这番话让众人心中皆是一震,现在一个个就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


  你说事归说事,但你却称唐唐王爷为黄口小儿这未免也太过不敬,这更遑论在这大殿之上。


  这世上永远不缺忠臣,特别是在自己主子面前他们的表现欲望会更强。


  “大将军你放肆,王爷岂是你能辱没的!”廷尉站出来道,他主管大明上下刑律,自己自然得第一个站出来痛斥这不臣之事。


  而后御史大夫也站了出来,不痛不痒的指责了他两句。


  他和第一个人不同,与洪承畴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那么大。


  洪承畴被人喝骂却像是醒悟过来一样立即跪伏在皇帝面前口称:“臣口不择言,这有罪有罪……”


  众人看向高处的皇帝,却见他仍是脸色木然看不出喜怒哀乐,现在这让下面的臣子们心中有些忐忑。


  这位皇帝执掌大明十数年来,手段也堪称酷烈,将那些跳脚的家族给清洗了个遍,现在牢牢掌握着大明大权,这样的君王没人能不怕。


  包括他,这饶是他经历沙场无数,可额头上也难免冒出汗珠,但他没有办法,现在他的立场决定了他的行为。


  就在这寂静之时一个人往前一步对皇帝拜道:“陛下,大将军虽言辞不当,可他也是为国心忧,现在就饶他这次吧!”


  对于这尊大神出来为自己求情,他并不觉得意外,因为暂时性的来说两人的立场是一致的。


  可他们终究也是不同,他反对的是朱慈烺,而郭梁栋所虑的却是大明的得失。


  当然他们两人其实说的也没错,朱慈烺的举动确实是太冲动了。


  “丞相……”


  皇帝开口了,就这轻飘飘的两个字喊出愣是让他脊背一弯,自己差点再次跪下去。


  皇帝之威势可见一斑。


  “大将军为国分忧,寡人自是明白的!”他沉声道,从里面众人听出了一丝怒意。


  这话是对这个人说的,这让他立即下拜道:“陛下明见……”


  但多余的话他却是不准备说的,经历过这么多风浪让他明白此时最好保持沉默。


  大将军直呼朱慈烺为黄口小儿,让皇帝现在的心思是有些不爽的。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最为大国国君这点儿小情绪他还是能控制的。


  “慈烺此举却是少年人心性,莽撞而随意!”此言算是给此事下了个定义,现在让他们没了争执的下文。


  “但,先生说的也没错,这确实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名正言顺的得到。”


  “即使……这个机会很渺茫!”说道渺茫这里时却是眼光一闪。


  一想到自己那个不安常理出牌的儿子,他竟参生一种错觉,自己要赢这比试可能真的不难。


  说完众人便知道,这次就算那位王爷玩儿砸了也不需要背锅。


  “现在议一议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吧。还有就是他国提出的讲和条件,你们也商量商量!”皇帝缓缓道。


  这才算是皇帝召集重臣议事的最终目的,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咱们就该讨论如何应对了。


  此时又是大将军第一个发言道:“君上,若是王爷败了,这咱们可得早做打算啊!”


  他这样说话再结合之前他的那番论调已经透露出一丝针对朱慈烺一丝的,可是对于这一所有人都选择了无视。


  因为他的这话,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他所说的早做准备众人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既然有可能与别人翻脸的可能,那么自己就得赶紧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的话,自己猜不会吃亏。


  “那里现有守军多少?”皇帝问道,他日理万机仓促之间竟有些想不起来。


  另一个将军上前一步后拜道:“现有守军八万,其中骑军一万,步军七万。”


  “唔……如此说来,这里的防御倒也不弱!”他自顾自道,然后便见他站了起来对着下方众人道:“便从大营抽调两万步卒奔赴那里关布防吧!”


  大明号称带甲五十万,如果将郡兵加起来的话,他们的这话因也不算是吹嘘。


  但真正作为明军骨干力量的正军却只有四十六七万的样子。


  而与郡兵驻扎与全国各地不同正军之分为四个大营分列于大明要冲之地。


  比如防御西面西北诸国的西关大营,防御北面后金的襄平大营以及防备北方胡族的朔方大营。


  当然还有戍卫中枢的北京大营。


  听了皇帝的安排后,御史大夫却是站出来道:“陛下,不若抽调北京大营的人马,毕竟这个大营还要防守西北诸国!”


  皇帝笑了笑,然后道:“北京大营却是不如那个大营,因为它离长那个地方近些!”


  这是个最关键的一点,现在那边斗争如火如荼,这自然得尽早支援才是。


  此人连道君上圣明,然后才退了下去。


  地位到了他这一步个人能力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能不知不觉的迎合君主才是他功力的体现。


  “那里现在并无主将,柱国将军……便由你去吧!”皇帝又发布命令道。


  没有一个主心骨的话,这明军实力很难发挥出来,他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个将军身体一阵连忙上前一步拜道:“臣领命!”


  这次他又是大权在握,现在可以为前方那个人出些力了。


  但大将军的脸色就明显没那么好看了,他前不久才做过主将,按理说皇帝该点他才是,现在却不想被这个人抢了先。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确实惹皇帝不快了!


  而后众人又是将他国等提出的议和条件商讨了一番,现在并把大明新的底线讨论了出来。


  总而言之便是战争必须要停,面子可以不要,但这里子一定要要。


  至于被后金占着的辽东由皇帝钦定,自己可以保地而弃。


  毕竟这个地方是一大片,而辽东不过一城而已,且与后金间隔着茫茫大河,现在后金很难凭借这里立足。


  而这些讨论情况也都会通过急递飞速发给前方的朱慈烺让他“便宜行事”。


  这次朝会差不多耽搁了一个多时辰,待到众人走出大殿后,现在已经是日当正午。


  两个大将军一道走出,两人相视一眼后,各自冷哼一声便离去。


  其中有些人平静几人看着这一幕,他们当然知道此二人矛盾何来,甚至连他们更深层次的矛盾他们也明白一些。


  “现在都回去署理政务吧!”丞相这么说了一句后,自己便当先往前走去。


  而后许多人也各自离开,一场关乎天下大势的会议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大殿之内皇帝依旧那样坐在远处,眼神有些迷茫不知在想些什么。


  “君上,大将军近日以来府上拜访的人倒是不少!”不知从那个角落里一个黑影冒了出来。


  皇帝仿佛被唤醒,现在只听他淡淡道:“知道了!”


  这个人正要退去却听皇帝道:“随便找个机会将慈烺的消息告诉她们吧!”


  他一震然后缓缓拜道:“遵命!”


  (https://www.tiannaxs.com/tnw46690/6310294.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