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穿越之锦绣农家乐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商量

第一百七十四章 商量


  吃了晌饭,唐栗儿很是仔细的跟赵恺和韦氏说起了了自己早餐店的经营来。

  “我走的是高消费的路线,每碗清汤牛肉粉或者牛肉面都收三十文,是别的早餐店的三倍。不过,我们早餐店的装修和服务都比别的早餐店要好。不仅店子里面装了好几个灯笼,就是店子外面也装了两个灯笼。还有我在每张桌子的上面都为了一层厚棉布,每张桌子的下面都放了炭盆。这样,不管顾客坐在哪张桌子旁边用餐,一身都能很快的暖和起来。”

  唐栗儿大致的说了她家早餐店的情况。

  不止赵恺和韦氏,就是赵老爷子和孙氏也听得暗自点头。

  说起来,唐栗儿早餐店的服务确实比大多数的早餐店都要好,简直可以媲美镇上最大的酒楼仙客来里面的雅间了。

  每张桌子下面放一个炭盆,一个上午该烧多少木炭…

  不过,只要一想到那三十文钱一碗的面,这些木炭好像也没那么舍不得了。

  “板栗,你每天一般都卖多少粉面?”

  韦氏若有所思的问道。

  “开始红薯粉还没开始卖的时候,我每天规定只卖一百五十碗。后来有了红薯粉,我就每天早上多加了五十碗红薯粉。但是,最后喜欢吃红薯粉的人比喜欢吃面的人还要多,所以我就每天卖一百五十碗红薯粉,五十碗面。每天规定的粉面卖完了的话,我就会挂牌子出去,说明粉面已经卖完。基本上,我所规定的粉面都能够卖完。”

  唐栗儿微微一笑,将自己早餐店的情况全都如实的说给韦氏听。

  反正韦氏也不可能跑到团山镇来开早餐店,她们两个之间不存在这竞争。

  她越说的详细,赵恺和韦氏就应该越有信心。

  “你就从来没有算过,你一天最多能卖多少碗?”

  韦氏差点都要被唐栗儿的粗心给气笑了。

  她每天卖完就挂牌子出去,别人就算有心来吃粉面都不好意思再进店子。哪有像她这样做生意的?

  “我算了,我那个锅子一次最多只能煮两百份左右的高汤。而炖牛肉的锅子也是,最多只能炖两百份左右的牛肉。而清汤牛肉粉最入味的就是那锅高汤和牛肉。我的粉面卖得贵是因为真材实料和味道。如果我因为想要卖得多而将高汤稀释,每碗都少放一些牛肉的话,说不定以后一天两百份都卖不出去。”

  唐栗儿稍稍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什么每天规定只卖两百碗的原因。

  虽说是解释,同时又隐含告诫,告诫赵恺和韦氏如果要做的话,千万不要做因小失大,自砸招牌的事。

  “其实,咱们可以不稀释高汤,不少放牛肉。咱们每天煮两锅高汤,两锅牛肉…”

  韦氏忍不住抢白道。

  她听唐栗儿的意思是,租一个门面每天最多只做一个半时辰的生意。剩下的时间就只零零星星的卖一些糖炒栗子和烤红薯…

  这样轻松是轻松。

  但是她总觉得有点亏。

  “煮两锅高汤两锅牛肉的话,肯定卖不完。这卖不完冬天还好,不会坏。但是如果是夏天的话,没有卖完的高汤和牛肉坏了更亏。更何况,每天都吃最新鲜的高汤和牛肉也是咱们店子的一大特色。像这些情况,老顾客久了都知道,吃得也就更加放心。”

  “还有一点就是,我如果规定了每天只卖多少碗,人家如果想吃我店里的早餐的话,他们就会每天自发的赶早过来吃,因为晚了就没有了。这样,我每天就能早早的卖完早餐,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

  唐栗儿虽然觉得赵恺和韦氏也许不稀罕做另外的事,但是她还是将她的想法说了出来。至于以后赵恺和韦氏自己想要如何经营还得看他们自己心里的想法。

  “每天卖一百五十碗的话就是四贯半铜钱,合计四两半银子。每天卖两百碗的话,每天就有六两银子的进账。韦氏,其实咱们只要能和板栗一样,每天卖两百碗的话,每天至少能赚二两银子。一个月如果能赚六十两银子的话,咱们只要一个月就能开始砌新房子。我敢肯定,咱们只要砌好了新屋,保证立刻有媒人上门给阿健做媒…”

  赵恺身上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好歹也在镇上读了好几年的书。

  他没有和韦氏一样,纠结着一天到底该卖多少碗。他听了唐栗儿给他的数据,迅速的算起其中的收益来。算了之后,他觉得唐栗儿每个月的收益还可以。

  而且,这还不算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收益。

  “什么?每天只卖两百碗,每天至少都有二两银子的收益?板栗,你大舅他没算错吧…”

  韦氏根本就没有仔细算过其中的收益。

  难怪唐栗儿觉得每天只卖两百碗粉面就足够了,可以放心的做其他的事了。

  赵恺说的不错,如果他们每天也能有二两银子的收益的话,砌新屋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以前每天只卖一白五十碗清汤牛肉面的话,差不多每天能赚二两银子。后来改卖红薯粉和面两样后,一天至少可以赚三两银子…”

  唐栗儿想了想,给了一个比较确切的数字。

  “这么多啊。板栗,趁着现在时间还早,你快将煮高汤的材料列张单子给我。等过了破五,我就去镇上去买。还有牛肉该怎么炖你也早些告诉我。对了,咱们要尽早到长桥书院旁边去找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门面出租。对了,板栗,你那早餐店的门面多少钱一个月啊?”

  韦氏顿时激动的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她颠三倒四的开口,不过好在赵老爷子孙氏和赵恺也比较激动。

  唐坤还是第一次听唐栗儿说起早餐店居然也这么赚钱,心里也觉得挺高兴的。难怪,连唐琏和李氏都动了心。

  想起唐琏,唐坤的心里有片刻的难受。

  他还以为,他们能做一辈子的好兄弟。没想到,张府甚至都没有特别的付出什么,就因为每天比别人多买一些糖炒栗子和烤红薯,就将他们夫妻两个给笼络了过去。

  如果张府没有出钱让唐玥对付他们一家的话,或许自己还能在板栗面前帮他们说几句好话。但是,他也知道,自从上次伍大奎差点伤害到赵氏的性命之后,唐栗儿就彻底的恨上了张府和唐玥,也彻底的看透了他们夫妻俩的自私和冷漠。

  昨天唐琏和唐栗儿在外面晒谷坪说的话他都听见了。

  对于唐栗儿再也不愿意帮助唐琏一家的事他也无奈,但是却又没有立场指责唐栗儿对唐琏一家的冷漠。

  是他们自己首先辜负了唐栗儿的信任…

  “好,我可以将要买的材料的清单全部写给你,还有作法和用量也写上去,你可以先试着自己做。如果做得味道不对的话,你可以托人传信给我,我随时可以过来。还有炖牛肉的法子我也可以先说给你听,等你买了牛肉再自己慢慢摸索。至于我租的那个门面每个月三两银子的租金,一年的租金一次交清…”

  既然决定帮赵恺和赵氏两个,唐栗儿干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反正她是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他们两个了。

  以后他们自己生意的好坏就全看他们自己的经营了,她凡是能帮的都毫无保留的说给他们听了。

  赵健飞快的送来了笔墨纸砚。

  唐栗儿这段时间学写毛笔字也不少一点收获都没有,至少她现在写些什么不要再请人代笔了。

  “没想到,板栗的字也写得这么漂亮…”

  赵健现在算是彻底的服了唐栗儿,他觉得唐栗儿果然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一个月要三两银子的租金啊?那么一年就是三十六两银子…”

  韦氏一听说租门面需要那么多银子,顿时脸上的神情有些恍惚起来。

  他们自己身上加起来也凑不够二十两银子。

  三十多两银子的租金他们到哪里去找?

  赵恺的脸色也变得苍白了起来,他现在才想起租门面还需要租金这码事。当然,也不止租金,还要门面装修的费用。

  “板栗,对不起,这纸我们可能用…用不上了。门…门面费太贵,我…我们身上没有那么多的银…银子…”

  看到唐栗儿果然将作法步凑和用量全部写的工工整整,一目了然,韦氏有些艰难的开口。

  她不怪唐栗儿没有事先说明所需要的费用,她只恨自己无能,身上所存的银子不够。

  “阿恺,这样吧,等过了破五,你去镇上找找门面,问问租金能不能半年或者一个月一交?当然,咱们可以将租金尽可能的稍微多给些。如果一个月一交的话,别人给三两,咱们可以给四两。只要坚持了第一个月,如果生意好的话,到了第二个月,咱们就能按照正常的租金给一年的租金了。”

  赵老爷子却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开早餐店这个主意。

  他觉得,凡事都可以变通,不能够轻易放弃。

  “可是,爹,就算东家答应一个月一个月的交门面费,咱们身上的本钱还是有些紧张啊。要置办锅碗瓢盆,还要装修门面,林林总总,还是需要不少的银子…”

  赵恺叹了口气,难怪人家都说钱找伴?

  就算是做生意,也是本钱越多越是赚钱。像他们现在这样,还是只有安安心心的卖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命…

  “板栗,趁着现在你爹也在这里,你还是答应分几百斤的板栗和红薯给我们算了。说句不怕你们见笑的话,咱们身上也就只有买红薯和板栗的钱了…”

  赵恺倒是没觉得有多可惜。

  从小赵老爷子就告诫他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碗,不要去妄求能力之外的东西。

  “板栗,咱们家里应该还有些银子吧?要不,咱们借些本钱给你大舅和大舅妈?我还是觉得,开早餐店赚钱赚得多一些,而且人还没那么辛苦。再说,阿信不是在长桥书院读书吗?你大舅和大舅妈在书院旁边开店的话,阿信不时还能改善一下生活,阿信现在都快瘦成竹竿了…”

  倒是唐坤率先提出来让唐栗儿借些银子给赵恺一家。

  他们一家从前也摆过摊,卖过糖炒栗子和板栗,那其中的辛苦他深有体会。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如果碰上秋天那不冷不热的天还好,冬天的早晨坐在牛车上,北风呼呼的刮,刮得人的脸和耳朵都生疼得厉害。

  如果没有办法的话,那自然是一条可以赚钱的路。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家里尚有余钱,他自然不忍让自己大舅子一家还继续受这种苦。

  “阿坤,我很感谢你的美意。不过爹经常说,有多大本事拿多大碗。虽然板栗开早餐店确实赚了钱,但是其实我也不确定我和大舅嫂开早餐店究竟能不能赚钱。万一我们两个经营得不如板栗的话,那我们岂不是又要欠一屁股的债?如果我们身上的银钱够的话,我还愿意拼一把。但是,现在,我们身上的银钱还远远不够,我…我…”

  赵恺艰难的开口。

  最后在看到韦氏眼里明显的祈求时终于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何尝不明白,比起摆摊卖糖炒栗子和烤红薯,韦氏心里更愿意开早餐店。

  这么多年以来,他也清楚的知道,韦氏并不是那种好高骛远的人。只是刚刚唐坤说的那段话彻底的说中了她的心思。

  赵信在长桥书院读书以来,人确实越来越瘦了。

  书院的饭菜味道不好还是其次,主要是营养跟不上。

  “阿恺说的有是有理。这样吧,你们还是先到长桥镇了解一下门面费到底要多少钱一个月,能不能一次少交一些?我和你娘身上还有一些棺材本,要不你们先拿去用?”

  赵老爷子也不赞成借银子开早餐店,他觉得唐坤的顾虑很有道理。

  他也确实没骗赵恺,他和孙氏身上确实还留有一些棺材本。原本那些银钱他是准备给自己和孙氏办理身后事的。

  但是,现在赵恺做生意缺少本钱,他却不得不先拿出来给赵恺用。

  “爹,儿子不孝,万万不敢再用你和娘身上剩的最后的那点银子。而且就算你肯,二弟和二弟妹肯定肯定会借故闹得家里不安生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暂时先卖糖炒栗子和烤红薯。你放心,等凑足了本钱,我们肯定会租门面卖早餐的…”

  赵恺听到赵老爷子这么说话,不但没有感觉惊喜,反而好像受了不小的惊吓似的,赶紧站起身来连连摆手拒绝。

  唐栗儿仔细观察他的神情,他的神情确实好像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似的,并不像做戏。

  不过,唐栗儿想到她那奇葩的二舅二舅妈,心里好像有些明白赵恺的担忧。

  如果让二舅和二舅妈知道赵老爷子和孙氏最后的伴身银子被赵恺拿去了做生意,还不知道要怎么折腾…

  “阿恺,你放心。就算阿响知道是我借你们银子,他…他也不会闹的。你是他大哥,他自然希望你们越过越好…”

  话虽如此,但是赵老爷子的脸色却不免有些纠结。

  他那二儿子还好说,但是二儿媳妇就肯定没那么好说话了。不过事到如今,他自然不能泄气。

  “大舅,大舅妈,你们听外公的话,先去长桥镇打听门面的租金,顺带将所有的食材都买好,最后合计一下究竟少多少银子。合计好了就告诉我一声,银子我借给你们。大舅说的对,外公外婆身边的伴身银子不能结。就算二舅二舅妈知道了不闹腾,外公外婆身边有银子伴身的话,日子也能过得松快一些…”

  唐栗儿终于开口了。

  她觉得,就冲赵恺愿意脚踏实地,不被早餐店一个月六十两银子的收益迷花了眼;就冲他直到这个时候都不愿意打赵老爷子和孙氏伴身银子的主意,赵恺就值得她出手相帮。

  “板栗,真的吗?你真的愿意借银子给我们…”

  韦氏的声音还没说完,外面忽然传来了“聿——”的声音。

  唐栗儿听出那是沈七的声音,心里忽然感觉有些不安起来。

  该不会是小毅出什么事了吧?

  ------题外话------

  感谢ming56789亲的两张月票!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tiannaxs.com/tnw16318/734723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