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浮华转头空 > 章264

章264


  此时的马云卿,已经升任湖北军政府的稽查长,正在随安(陆)襄(阳)郧(阳)荆(州)招讨使季雨霖进驻襄阳一带。


  张堂昌的电报发到武昌,被马云卿的部下又千里迢迢送到襄阳前线。


  果然如钱玥娥猜测的,马云卿很快意识到,眼下能够挽救杨鹤汀性命的,只有自己了。


  虽然眼下时逢南北和谈,季雨霖已接连收到湖北军政府黎元洪再三来电提醒,停止北进。可对于马云卿来,眼下却已是华山一条路,再无法选择了。


  马云卿坐在军营边的大石头上,望着西下的斜阳,手中的卷烟渐渐已经快要烧到了手指,可他却浑然不觉。


  马云卿的辫子,已经早早的留在了武昌城,作为革命党人,他们已经坚决履行了剪辫革新的口号。


  虽然他们的身上,依旧穿的还是大清新式陆军的湛蓝色军装,但肩章和帽徽,已经换上了湖北军政府的新式样。


  他们高举的金黄色大清龙旗,也变成了土黑色铁血十八星旗。


  这种转变,是奉献了多少条鲜活的生命,才达成的。


  眼见着,曙光即将来临,全新的中华即将诞生,杨鹤汀却进去了。


  马云卿扔掉了手中的烟,望着远方长叹了一声,默默地念叨着:“鹤汀啊...鹤汀...你何必呢!你就不能再等等么...”


  夏老三扛着枪,缓缓地来到马云卿身后,“马哥...咋弄哩?”


  “咋弄...我也不知道啊...”马云卿叹了一口气,“如今正是南北和谈的时候,本就是极为敏感的时机,想要举兵北上,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


  夏老三心里很清楚,他们一路从武昌城打向西北,兵锋直指襄阳城,下一步,北上邓州、新野,都是易如反掌之举。


  可是和谈一开始,军政府那边就严令了季雨霖,不可轻举妄动。


  夏老三看向远方,经历了武昌血战的洗礼之后,他也成熟了许多,经历过生死,确实可以让人一夜之间长大的。


  “马哥...杨先生,会没事么?”


  “暂时会,只要和谈还没完全谈崩,他就暂时是安全的...”


  “那要谈崩了呢?”


  “要么杀来祭旗,要么留在手中做筹码,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下场!”马云卿叹息了下,转脸看向了远方的军营,“我约了季雨霖最后谈一次,若是不成,我...就只能孤身回去了!”


  “最后一次...”


  “他不得令,是不能轻举妄动的,不然,就是哗变...”


  “可你孤身回去,也不一定有用啊!”夏老三看着马云卿坚毅的眼神,“杨先生已经被救出来过一次了,谢老道那边肯定看管的更严了!”


  “没用也要去...杨鹤汀,是我打一起长大的兄弟,一起读书明志,一起参加同盟会,好的,一文一武!少了谁,都不行!”马云卿缓缓地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军营。


  季雨霖,黎元洪的另一个亲信。


  黎元洪在同盟会的高层到达武昌之后,依旧作为黄心副手,保有军政大权。


  而且,因为革命形势越来越明朗,黎元洪也乐得在这翻覆地的改革大潮中分一杯羹,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推举自己曾经的亲信把持军务,无论这些人是革命党人,还是立宪派,甚至是保皇党。


  利益当前,无论本心如何,人总是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


  马云卿虽然也一直被黎元洪视为亲信,但毕竟他是根深蒂固的革命党人,作为黎元洪来,显然还要更倾向于使用忠于自己,而非忠于革命的人。


  所以此次招讨鄂西北,季雨霖才是主官。


  马云卿走进了季雨霖的军帐,季雨霖正站在军事地图前,抽着烟斗。


  “你...还是为了北上的事?”


  马云卿默默地点零头,“无论如何,最迟明日,我都要北上!”


  “南阳...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么?”


  “有!”


  季雨霖打量着马云卿的脸色,微微一笑,“不愿...还是不能...”


  马云卿轻轻地摇了摇头,季雨霖讪笑了一声,走到马云卿的跟前,“黎大帅三封电报,严令我不可轻进,襄阳城就在眼前,唾手可得,我却只能望而兴叹!我...为什么敢分兵于你,让你北上新野呢?”


  “招讨使,你我心里都清楚,黎大帅为什么连发三封电令让你停止北进!还不就是因为你自出武昌之后,连克安陆、荆州、郧阳三镇,兵马暴增不,你季雨霖三个字也是在湖北军界忽然名声鹊起,而大帅,不得不让你有所收敛!”


  “云卿...你这是挑拨离间...”


  “是不是离间,招讨使心中清楚!”马云卿微微一笑,看向军事地图,“过了襄阳,便是宜昌,西去可打通入川之路,北上可尽收豫西南粮仓,若是黎大帅放任你信马由缰,湖北军政府里,怕是有人会对你青睐有加的!”


  季雨霖打量着马云卿,他手中的烟斗早已熄灭了,却并不打算放下,他寻思了许久,轻声道:“云卿,你当知道,我麾下,从武昌城中带出来的人马,不足数百。余下的,更是全无亲信可言,我们一路招兵买马,吞并拉拢,才扯起这几千条枪,此时抗令北上,得不偿失啊!”


  马云卿抿了抿嘴,朝着季雨霖拱手道:“招讨使,兵不在多,而在精,马云卿不需招讨使分出多少兵马,两千!一千五!一千五就可以...”


  “一千都不行...”季雨霖的话音一出,马云卿的脸上便写满了失望,但季雨霖却又话锋一转,“人...只能自己招!我能做的,只是给你名!”


  “名?”


  “我可以给你一个名号,由你自筹兵马北进河南!”


  “自筹?”


  “自筹!”季雨霖微微一笑,“我这几千条枪,若是轻动,便是违抗军令,所以我不可明助,但...若是河南籍军士自愿脱离我部,自愿北上光复家乡,我想...同是革命义士,赠些枪炮粮米,黎大帅...总归不会怪罪于我的!”


  马云卿顿时明白了,他默默地朝着季雨霖拱了拱手,“原来如此,马云卿...谢过招讨使!”


  宣统二年末,民国元年初(时年1912年一月,清廷仍用农历,孙中山在南京民国政府通告各省改用阳历),马云卿在湖北竖立“河南旅鄂奋勇军”大旗,募兵两千,自襄阳北上,经南襄道,直指南阳城。


  (https://www.tiannaxs.com/tnw157437/8774898.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