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诛变须弥 > 第二十七章 蛇郎官

第二十七章 蛇郎官


  咸丰八年,岐山一名放牛娃偶遇仙人斗法,好奇之下,便驻足观看,身边的黄牛受惊跑走,放牛娃也没注意,直到回神一看,才发现黄牛被仙人法术击中早已灰飞烟灭,放牛娃嚎啕大哭,责备自己贪一时之乐,断了家中生计。

  其实仙人斗法在岐山时有发生,放牛娃也不是第一次看到,只不过这次他看见一位仙女娘娘脚踏巨剑,腰间红色缎带见风而涨,这才看得出神,不料却是酿成大错。

  正当放牛娃悲痛欲绝时,身后突然一阵狂风席卷,狂风过后,一位身着宫装、身姿妙曼的女子婷婷而立,腰间红色缎带随风飘动,放牛娃大惊,随即转身伏拜,但是眼泪仍是止不住的流淌,宫装女子面露不忍的说到:“小娃,我师姐的法术误杀了你的黄牛,虽是无意,但却于你有难,实在罪过。”

  放牛娃一听更是难过了,但却不敢抬头,仍是伏身而拜,宫装女子又道:“你不必难过,我虽无法令你的黄牛复活,但却可以给你一个改变人生的造化”,说完不待放牛娃有何反应便伸手按在小娃的头顶。少息后,宫装女子摇头叹道:“资质平平,此生无成仙的可能”,话音未落又翻手显出一物俯身放在放牛娃的身前,随即一阵狂风席卷,消失无踪了。

  民国元年,岐山道观中一位长须似雪、面容消瘦,身着青衫的老道正在笑骂一名年幼的小道士,小道士一只手搂住肚子,一只手抓着衣领,两腮鼓鼓,嘴里还不停的咀嚼着什么。

  老道苦笑着捏了捏小道士的脸蛋儿,小道士被这么一捏嘴里的东西眼看就要掉出来了,赶紧双手捂住嘴巴,不料衣服里竟然掉出了两个大红薯,小道士赶忙把嘴里的东西嚼碎,伸长脖子咽了下去,正想张口求饶,却是眼前一黑就要倒下去,老道伸手拦住了身体下坠的小道士,随即抬头怒视着观外,大吼一声:“何方妖孽,在此作祟!”

  老道两人位于道观主殿,殿门外有一处院坝,院坝前面是道观紧闭的大门,随着老道一声大吼,道观的大门缓缓打开,只见门外立了一人,此人身长八尺二寸,青色蟒袍加身,头戴一顶八宝玲珑郎官帽,正对着观中俯身作揖,身未起便向观中问道:“殿上可是岐山道人?”

  老道下意识的应道:“正是贫道,阁下是何人?”

  那人缓缓抬起了头,只见那张脸煞白无血、眼窝深凹、眼白血红、瞳孔竖立,五官立体而俊美,却又显得阴冷异常,嫣红发紫的嘴唇轻抿一下又张开说到:“天师在上,郎官有礼了”,说罢再次俯身作揖。

  岐山道人大惊失色,暗道:“眼前这哪里是人啊!分明是一条通体青色的巨蟒,还能化作人形,根本就是修为通天的妖兽啊!以贫道这凝气十重的修为,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岐山道人虽然早已看破红尘、无视生死,可是面前晕倒的小道士可不能成了妖兽口食,随即强压心中震惊,轻放下小道士,也是俯身作揖说到:“贫道并非天师高人,乃是一介青衣小道,阁下修为不易,莫要多生杀戮”,说罢暗自扯了扯衣袖,袖中藏着幼时得到的一本神书,乃是仙女娘娘所赠,书名《红莲杂记》,是仙女娘娘修仙所记录的杂事,其中不乏一些修炼心得和阵法法术。老道虽然资质平平,却是毅力非凡,凭借这本杂记硬是修炼至凝气十重,更是在阵法方面颇有天赋,要是借助神书中残存的仙法来驱动自己改进的阵法,他或许能带着小道士逃离此地,但是眼前的妖兽实力深不可测,他也没有多少把握。

  门外那人见岐山道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不禁嫣然一笑,随即说到:“天师莫要惊慌,郎乃灵山法相宗山门灵蛇,曾受教于降龙罗汉,习得一身修为,后来因偷食灵前香油,犯了忌讳,降龙罗汉见郎修为不易,不忍杀之,只是逐出宗门,并告诫终身行善,不可作恶,郎现居于桃花沟,自称蛇郎官,百年来行善积德,从未徒生杀戮,请天师明鉴。”

  岐山道人见状心中大松,问到:“阁下既是行善之人,与贫道应属同源,不知到此有何指教?”

  蛇郎官说到:“实不相瞒,郎生辰两百余年,一生积善积德,却并未娶妻,桃花沟外桃花村有一少女名曰小曼,生得十分俊俏,郎曾两次上门提亲,第一次老丈人将那高门槛上订满了铜钱,郎跨不过去。好在小曼心思细,从墙里扔出一只鞋垫作为定情之物,上面写了一行字,让我三日后再来,她会求爹爹挖去门槛上的铜钱。三日后,郎第二次上门提亲,果真门槛上没了铜钱,郎随即大步跨入门中,见到小曼正坐在院中纳鞋垫,郎上去与之相认,但是小曼却说不认识郎,郎拿出鞋垫与小曼手中比对,竟然大小不一,老丈人见状用扫帚赶出了门外。”

  岐山道人听后说到:“你倒是个多情的人,既是那小曼不肯认你,你来找贫道又有何用?”

  蛇郎官回到:“小曼不愿相认,定是受老丈人的教唆,老丈人一生求师问道,最是尊重修道之人,天师乃道家高人,在桃花村也是道名远扬,若是天师肯为郎说媒,定能事成,郎必定修桥造庙、广施善行,请天师一定要助郎。”

  岐山道人心想:“这郎官行善积德,一身恩果,又与小曼情投意合,若是能促成这段亲事,岂不是功德一件”,随即应允了。

  岐山道人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同蛇郎官上门提亲,很顺利的促成了这桩亲事。

  民国二年,一妙龄少女身着素衣,肘挂竹篮,漫步于桃花林中,身旁麻雀啼声交错,时而跃起窜于桃花丛中、时而腾飞盘之少女周身。素衣少女信步走在桃花树林中,十步一停、五步一回首,面露愁容,似乎迷失了方位,正一筹莫展时,两只麻雀唧唧咋咋的在眼前戏耍,吸引了少女注意后并排向着前方飞去,少女身姿一动、脚步生花跟了上去。少时,两只麻雀落在一棵桃树枝头上停止了嬉戏,少女粉唇微张,呼吸急促的在树下停住,待气息平稳后抬头望向枝头,只见两只麻雀合声唧叫到:“唧唧唧……井盖底下有一家”。少女微微有些吃惊,但随即俯身拨开树底的花丛,发现树下有一木质井盖,面上蛇腾雀跃,雕刻着一副奇异景象。少女好奇心大作,用力推开井盖,只见盖下是一口枯井,一副木梯搭在井口一直延伸至井底,底下各种五光十色的晶石光芒大放、遥相呼应,少女欣喜的顺着木梯而下,井底空间除去晶石,唯有一条光芒四射的通道,少女穿过通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处桃源仙境,青山绿水、鸟兽齐鸣。遥遥望去,一位紫衣轻纱、发髻盘起的美丽少妇正俯身在湖畔洗衣,素衣少女大喜过望,呼唤一声:“妹妹”,随即大步跑去,少妇一惊,也是起身相迎。二女欣喜的抱在一起,湖水中倒映出两道身影,竟发现二女除去衣着装扮外,无论面容还是形体都是一模一样。这少妇自然是蛇郎官的妻子小曼,而那素衣少女则是小曼的孪生姐姐小倩,二女同胎同卵,仿若一人,即便是亲生父母也难以分辨。蛇郎官第二次上门提亲见到的正是小曼的孪生姐姐小倩,难怪生出一场误会。

  小曼拉着姐姐的手有些埋怨的说到:“妹妹出嫁得匆忙,姐姐省亲未归,可是这一年过去了,也不见亲人来探望,真是好生无情”,小倩道:“妹妹不要怪罪,你夫家好生难找,还是经岐山道人指点,姐姐才来到这人间仙境”。小曼也不再多言,收起衣物同姐姐归家而去,来到家中,小倩已是吃惊不已,这郎官府并不算大,只有房屋数间、院坝一处,但是却精致奢华,屋外红砖青瓦、屋内雕梁华柱,堂中金银玉器、摆设有章,众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珍细软一应俱全。小倩正看的出奇时,小曼手托银盘轻步而来,盘中榛果蜜饯、茶水糕点。小倩伸手端起茶碗,只见这茶碗乃是玉碗玉盖,碗身雕龙画凤、龙凤身躯相错交缠,龙首凤头超出碗口分刻于两端化作把手,碗盖顶端刻着一只咧嘴麒麟兽。小倩拿起碗盖拨了拨碗中茶叶,一口喝下了半碗茶水,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一路的奔波疲惫一扫而空,小倩暗自称奇对小曼道:“妹妹,你家中好是奢华啊!”,小曼道:“都是郎君置办的家业,我也不懂欣赏,只觉得好用”,小倩暗自腹诽,撇了撇嘴又说到:“怎么不见你家夫君?”,小曼道:“郎君今早外出,次日才归”。小倩闻言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桃花树下,云海湖畔,一名紫衣轻纱的女子正在浣纱洗衣,身后一道身影忽然出现,那身影负手而立,俊美的脸上露出一道迷人的笑意,这身影正是蛇郎官,他开口道:“娘子,郎官回来了”,紫衣女子被这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险些落入湖中,蛇郎官赶忙搂住女子纤腰笑道:“娘子,怎么这么惊讶?”女子神情有些慌张的说到:“夫……夫君莫要吓我,小曼……小曼胆小~~~”,女子开始还有些慌张,但说到后面竟然开始娇嗔起来,蛇郎官神情一愣,有些奇怪的问道:“娘子,听雀鸟说你的姐姐前来探望,已经走了吗?”

  “啊……走……走了,今早走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娇嗔道:“郎君你终于回来了,小曼可想你了”。说完一头栽进蛇郎官的胸膛撒起娇来。

  蛇郎官面露奇怪之色,下意识的看向湖面,只见原本平静的湖水突然汹涌起来,一阵狂风肆掠,湖水中显露出一张哭泣的人脸,正是小曼。蛇郎官看见湖中人脸心中大惊,眨了眨眼再次看去,却是狂风骤停,湖面平静,水中也是空无一物。蛇郎官心中黯然,一把推开女子怒吼道:“你不是小曼,你是谁?”,说罢蛇郎官眼露凶光、脸色乌青,一对毒牙迅速长出。女子大惊,慌张之色再也掩盖不住的哭喊道:“对,我不是小曼,小曼她该死,她不配拥有这一切”,蛇郎官悲从中来,撕心裂肺的大吼道:“是你杀了她?”,小倩心生恐惧,颤颤巍巍的回到:“是……是她自己掉进湖中的,我……我救不了她”蛇郎官仰天长啸,脖子迅速伸长,身上衣物如蜕皮般滑落,一条通体青色的巨蟒冲天而起,蛇口大张对着小倩怒吼道:“还我娘子”,随即一口吞掉了小倩。蛇郎官露出悲痛之色,一下跃起在空中盘旋一圈后一头扎入湖水之中,湖中的蛇郎官大口猛张用力一吸,他打算吸干湖水找到小曼,几个呼吸间湖水就被吸干了,满地的鱼虾乱窜就是不见小曼的尸首,蛇郎官大怒冲出枯井,山沟中鸟兽悲鸣、四下逃窜,蛇郎官蛇首向后倾斜,口中蓄力,炙热的火苗不断的从他口中散落,只见他蛇首向前一探,大口张开一道磅礴的火柱迸射而出,肆掠着山沟中的一切生命,随后,怒气难消的蛇郎官向着山沟外的桃花村而去。

  桃花村,原本花香四溢、民风淳朴的村落现在已是尸横片野,到处焦黑一片,岐山道人立于废墟之中,他已将桃花村搜寻了数遍可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整个村子无一活口。岐山道人面露悲痛之色,自语到:“本是一段好姻缘,怎料好心办了错事,这场悲剧贫道难辞其咎。”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tiannaxs.com/tnw127597/976075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